这是17年的第二篇书评 。
距离第一次看完这本书过去了整整半年,然而至今仍然对这个故事喜欢不起来,尽管这好像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好像是一个很治愈的故事,尽管这感觉就好像是从黑暗中找到光明,从堕落中感到救赎,尽管它在封面中说道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本书讲述了一个独自经营小岛书店的老板A.J.费克里的人生。
在接连经历丧妻之痛,A.J进入到了自己人生最低谷的一段日子里,没有生机,没有希望,没有动力,而偏又在此时自己最贵重的藏书又被盗走,书店经营也频临尽头。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身边出现了一个小天使一一一个年幼的小女孩,玛雅。玛雅的到来给A.J的生活带来了一丝生机,从和玛雅的相处中,A.J开始一点点的解放自己,勇敢追求图书销售阿米莉亚,最后两个人因为一本共同喜爱的书走到了一起。与此同时,书店经营也开始好转,经过一连串的周转,那本贵重的藏书也终于回到了A.J手中。
故事的结尾,A.J身患癌症,把书店转让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我想仅仅是小岛和书店二词,就已经足够去触动很多了。小岛象征着一个封闭的环境,与世隔绝,交通不便。对于A.J来说,岛上书店是他赖以为生的经营场所,对于玛雅来说,岛上书店是她最喜欢最放松的环境,对于阿米莉亚来说,岛上书店是为了工作不得不去接受的地方。而对于每一个读者来说,这个岛上书店,是我们每一个人心里,最纯真的精神世界。
她喜欢咖啡,他喜欢滑板,你喜欢嘻哈,而我,网瘾少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着这样一个书店,承载着我们的热爱,与世隔绝,他人不懂,而我也很难,把它说出来讲给你听。
在A.J第一次邀约阿米莉亚一起吃饭的时候,阿米莉亚与他说道了四个字,但凡是任何事,她都喜欢
有所期待
从岛外来的阿米莉亚在期待,而岛内的A.J和我们又何尝不也在期待,期待能够有人分享,能被人理解,能被人尊重。
期待着那个从岛外来的访客,可以互相温柔以待。
书里的A.J做到了,和阿米莉亚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而书外的我们,依旧在小岛上继续苦等。
有所期待四个字太强大了,于自己来说,它象征着一种希望,象征着一种动力,对于明天,对于喜欢的人,对于喜欢的事,我们还保留着些许的美好的幻想,还残存着一点优雅的祝愿。所以我们还会为了我们的期待去努力拼搏,去奋斗一下,因为既然我们有所期待,我们总希望做点什么,以至于我们的期待不会只是空期待。
可是在A.J得到玛雅的时候,他没有任何的努力,在追求阿米莉亚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努力,书店经营逐渐好转的时候,他也没有任何的努力。他之所以有这些变化,绝大部分都是造化弄人,机缘巧合,他什么也没有做。
很幸运的是A.J身上真的发生了这些,从人生的谷底中走出来,他靠的不是自己的努力,靠的是命运的机巧安排,作为书中的主人公,他有这个权利,有这个光环。可作为现实中的我们,却没有办法有着相同的运气。
人类是极度会合理化的生物,为了我们心中的有所期待,我们会骗自己说,努力就一定成功,慢慢的我们发现了,好像并不是这样,努力了,好像也不一定成功,那怎么办呢,我不能不努力啊,我不能坐以待毙啊,我只能再安慰自己说,虽然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可事实呢,我们发现不仅如此,有的人他不努力也一样可以成功。打个游戏坑的要死,靠匹配到好队友就躺赢了的人,有没有?每天上课睡觉,翘课去网吧,不学习,不写作业,考出来分数比你还高,有没有?靠家里的钱踩狗屎运赶上房价上涨赚钱,有没有?每天两手一插不做事,靠嘴巴瞎说工资比你还高,有没有?
全都有,还全都身边就有。
关上了书才发现在你失恋的时候没有天使会出现治愈你,挨老板领导吊的时候也没有天使会来帮助你,在我们最低潮的时候,在我们最低谷的阶段,是该在堕落挣扎中默默等待那个拯救你的人出现,亦或是自己默默的擦干泪,抬起头站起来。
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选择后者。因为我知道我没这么好的运气,我也不相信所有人都会有。所以我在标题里用了一个词
终将成为
这意味着这件事将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时间早,或者晚,程度轻,或者重,漫漫人生路,艰难困苦无限多,而运气不可能时时刻刻救你于水壶之中,总会有那么一刻我们要独自去面对自己的孤独,要与之抗争,要对得起自己的有所期待。
每一个你都是岛上的孤独书店,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个岛上,竖一座灯塔,点一盏灯。
我常在想,三年前的我和现在有不一样吗?
当我回答自己有的时候,我常窃喜,私以为自己长大了成熟了。
可这窃喜过后,常伴随着无尽的失落。
而后,我在问自己,三年前的我和现在有不一样吗?
我说,没有,都一样。
我还是我,热泪盈眶。
xia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