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归纳总结好帮手!

作者陈中在《复盘》书中所说“执行之前,进行沙盘推演,执行之后,进行复盘。沙盘推演—执行—复盘,这就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正确的做事方法。”

但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你是否真的都这样做呢? 当你发现你面对的困难重重,寸步难行时,是否反思过是因为自己一开始的方法就不正确?

读过唐浩明《曾国藩》的人都不陌生。在有重大事情来临的时候,曾国藩都会离开其他人,上到阁楼里,点一炷香,然后一个人安静地思索,在头脑中思考事情各种可能的情况,厘清各种情况可能的发展路径,并做出比较和甄别,探寻事情背后的逻辑和原因,最终确定自己的应对之策。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曾国藩多次成功地化险为夷。

这其实是运用了书中所说的PDCA循环管理方法

一、PDCA的来源:PDCA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 他是美国的一位质量专家,当年他在美国提出这个质量管理体系以后,没有受到重用,就跑到日本去了,所以日本所有的质量管理都是戴明博士开头的。

二、PDCA的基本涵义:

PDCA四个英文字母及其在PDCA循环中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1、 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2、 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4、 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以我最近读书的事情为例:.

P:12月17日,我要阅读《复盘》书中内容,写一篇读书笔记,然后进行打卡输出。

D:早上6点晨起共读书中内容,复习老师的干货分享,认真做笔记,梳理知识框架,翻看助教老师的点评,加以理解并改善写作上的问题。

C:倒是可以写出来,就是不顺畅,发现自己还是写不出好的读书笔记,理解能力跟不上,没有丝毫的进步,主要是没有阅历积累,导致自己不会表达出来。

A:需要多看多学,先完成后完美,先动手写,后面再慢慢调整,脚踏实地向前走,不动手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屈原的名作《离骚》有句话这样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每一件事情先做计划,计划完了以后去实施,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以后,再把检查的结果进行改进,进行实施,进行改善,这样把没有改善的问题又放到下一个循环里面去,就形成一个一个的PDCA循环。

我们以前过于关注做事的具体过程,认为做完就完事了,但是真正将一件事情做完,还需要有做完之后的复盘这一动作。

沙盘推演—执行—复盘,这是做事的一个完整过程。一件事只有经过复盘之后,才算是最后完成。然后进入下一件事,在下一个事件中进行同样的“沙盘推演—执行—复盘”的动作。这样的工作方法,会让能力越来越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字数:3091 一、复盘的目的 找到规律,通过践行提升自己。 二、复盘具体步骤 第一步:回顾目标 (1)多问自己当...
    涛涛教练阅读 1,759评论 6 13
  • 柳传志环:做事的PDF方法 做事的“沙盘推演——执行——复盘”的流程称为柳传志环。 柳传志环可以简称为PDF环。P...
    BigQ个人成长阅读 2,418评论 0 51
  • 我对于PDCA循环的归纳总结,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更有意识地在工作生活中使用PDCA思考模型,因为它真的太有用了,不...
    华哥1999阅读 1,108评论 0 2
  • 我对于PDCA循环的归纳总结,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更有意识地在工作生活中使用PDCA思考模型,因为它真的太有用了,不...
    小赢小欢喜阅读 197,074评论 8 166
  • 联想的三大方法论之一:复盘 复盘这本书“洋洋洒洒”数万字,讲究的就是PDCA质量管理法的升级版本,PDCA是美国管...
    e8d2dcd677fc阅读 34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