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3091
一、复盘的目的
找到规律,通过践行提升自己。
二、复盘具体步骤
第一步:回顾目标
(1)多问自己当时做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会不会是用手段替代了目标?比如:读书本来是为了增长见识,提升自己,但不知不觉把书读完变成了目标。
(2)回顾时,将真正的目标展示出来,放在显眼的地方。
第二步:叙述过程
(1)“盘”的特点
001.真实客观:对信息性质的要求。
002.全面完整:各种都要,从头到尾,保证没有遗漏。
003.细节丰富:细节产生真实,让信息更容易被感知、被记忆。
通过对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尽可能达到“情境重现”的程度。
(2)方法:用文字进行直接叙述(无趣但有效)
从时间开始发生的时间说起,按照发展的自然流程,一个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叙述。
好处: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文笔。
(3)注意
001.对于很长时间才完成的事情,要进行阶段性复盘。
002.追求细节的时候,要关注细节之间的逻辑。
003.当复盘成为了习惯,运用娴熟,就可以对关键点进行叙述即可。
通过回顾构建显性“盘”。
第三步:评估结果
(1)目的:通过对比,发现实际结果与希望目标的差距从而发现问题,在出现差距的地方。试着去提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为“原因分析”提供了一个分析的着力点。
(2)结果与目标的比对的五种可能产生的情况:
①结果和目标一致,完成情况达到了所设定的目标;
②结果超越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还要好;
③结果不如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要差;
④结果中出现了目标中没有的项目,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新添加进来的;
⑤目标中有的项目,但是结果中却没有该项目的完成情况,结果为0。这也可以视为结果不如目标,但是这种结果与目标的差距,是根本没有行动。
“新增”表示目标中没有的项目,表述为目标为0,但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调整,因此有了结果。
“消失”表示目标中有的项目,但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调整,没有去做该项目,表述为结果为0。
结果除了与目标进行比对外,还可以与“行业”平均完成情况进行比对,这样不但可以知道结果在行业中的位置,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验证当初的目标是否合适。
(3)关注点
001.阶段性结果:阶段内所有动作结果的总和;
002.最后的结果:整个时间段内动作结果的总和;
003.动作的结果:事情做得好不好,其实是每个动作是否做得到位的结果。动作做到位了,好的结果就自然而然会出现。甚至有的关键动作做好了,就能够影响整个事件的结果。
大家习惯于关注事件的结果而不是关注动作的结果,因此,在复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关注动作的结果,也就是要关注动作。
结果比对,也应该像“回顾目标”那样展示出来,让复盘参与人员随时随意可见。(可视化)
第四步:分析原因(核心)
(1)找到两个着力点
001.“与预期不一致”的地方
002.事情的关键点:关键点处理好了,事情大体就不会差。
(2)“5why分析法”和层次图
丰田公司的“5why分析法”,又称“5问法”。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连续追问5个为什么,以探究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找出真正的解决办法。
当然,5问法并不是说必须问5次为什么,也不是说只能问5次为什么,只要有助于找到真正的原因,可以问3次,也可以问10次。一切以解决间题为出发点,5只是一个代表性数字,并不是确定性要求。
注意:不停追问的问题可以采取一定的顺序进行,问题之间应该是步步递进的关系。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001.信息层面(回顾目标、叙述过程:what)
002.逻辑层面(why)
003.假设层面(底层逻辑)
有意识地去审视思考的前提,可以看清楚某些被我们当作公理而被无意识使用的东西是否正确。
(3)发心是对的吗?
发心不对,一切皆错。什么才算发心对?符合事物本质(需要寻找和思考)。比如:企业的本质:用心为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的好的产品。
(4)反思自己的两个方面
001.做事的态度:积极主动or消极被动;自己“想要”or等着别人推动;拓展or等待;用心or交差;注重成长or看重表现。
002.做事的方式:埋头闷干or抬头看路;闭门造车or寻求各种资源;独断专行or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第五步:推演规律(核心)
正确的规律和认识并不那么容易被总结出来,别太快做出结论。对“分析原因”后得到的规律和认识,要进行推演,以便排除错误总结,找到真正的规律和认识。
(1)能经受逻辑的检验:不要把相关关系当作因果关系,努力寻找具有因果关系的结论。符合因果关系总结出来的结论才具有解释和指导的功能,符合普遍一致性和稳定性。
作者复盘结论:企业“好员工”的评判标准是绩效高并且符合企业价值观,而企业价值观、使命和文化是正确的。
(2)经过交叉验证:法庭上,孤证不能定案。用其他的事情交叉验证复盘结论,为复盘结论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障。可以刻意地去寻找反例,从而引领我们得出新的结论,进行认知升级。
(3)可用来指导实践【印象中,这2个观点很多书中的提到过,可见其重要性】
001.正确归因(归因在自身而非外在)
002.积极主动,将注意力放在影响圈(自己可以改变的地方)
(4)指向抽象共性而非具体个案
从事物的本质去思考,从具体个案中抽象出共性,得到符合事物本质的认识(这个能力非常重要)。
作者复盘结论:自己不做是非人,也不与是非人在一起。不传八卦、不说八卦、不听八卦。
(5)对复盘结论的践行情况进行推演
001.排除明显错误是结论
002.找到相对正确的结论
第六步:形成文档
目的:可视化,可查阅,可传播。节省自己的认知资源,避免在同样的认知上支付成本。
三、柳传志做事的PDF法
(1)做事的“沙盘推演——执行——复盘”的流程。
P代表Preview,指沙盘。D代表Do,指做的过程。F代表FuPan,指复盘。
了解了复盘,于是我们发现,要真正做好一件事情,除了做事过程的具体执行之外,还应该有执行之后的复盘这一动作。如果我们将视野再放宽一些,在执行之前,做一个沙盘推演。那么,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做事之前、之中、之后全新的行动和思考框架。
(2)执行之前,进行沙盘推演,执行之后,进行复盘。沙盘推演——执行——复盘,这就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正确的做事方法。
沙盘推演就是让你可以在做事情之前,在思维上先模拟做一遍,让你做事情的时候减少陌生感,增加熟悉感,头脑中始终有沙盘推演给你的全局感,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001.执行: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中,樊登认为执行力是一个伪概念,执行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其实是领导力不足,在企业中,领导者应提升领导力,员工才会有执行力。而我们自己也要提升领导力,领导我们自己前进。
002.复盘:则是与沙盘相反的另外一个方向。已经有了沙盘推演,已经具体执行过了,前面两次做事的机会已经用完了。这个时候,再回去看看整件事情,看看自己的执行过程,看看执行过程与沙盘推演的差别。通过发问,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得到答案。通过第三次“做事”,达成最后的完满。
(3)PDF与PDCA的区别
PDCA是管理学上著名的戴明环,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来的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它被认为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该遵守的程序,也叫质量环。
001.P代表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002.D代表Do,执行,指具体的运作,实现计划所确定的内容。
003.C代表Check,检查,指对执行的情况进行总结评判,看看执行情况如何,什么地方做对了,哪里出了问题。
004.A代表Action,改善,指的是对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对于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如果可能,对于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应该通过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予以推广。
而这一轮PDCA循环没有解决的问题,就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这样一环一环,环环相扣地进行下去,实现最终的目标。
PDCA是做好一件事情的不同环节,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而PDF,则相当于是一件事情做了三次,是分三次对同一件事情进行了推演。
我们以前过于关注做事的具体过程,认为做完就完事了,但是真正将一件事情做完,还需要有做完之后的复盘这一动作。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