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原文】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
简单翻译下:《易经》这部书范围广大,无论从广来看,还是从大来看,都是完备俱全的。易经蕴含了天道、人道和地道,由天、地、人三才,加上三才各具备的阴阳二气,所以六爻成一卦。六爻不是别的,就是天、地、人这三才之道。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简单翻译下:大道是发展变动的,所以有了爻,爻讲的正是道的变化、发展;爻有高低等位之分,所以有了物,物也就是刚柔、阴阳的不同;万物互相感应,彼此转化,所以有了文,文说的是刚柔之爻、阴阳之物相互错杂。
刚柔、阴阳相杂的文,未必正当位,于是吉凶在其中产生,当就吉,不当就凶。
【心得体会】
本章系辞讲到了三才的概念,把宇宙万物囊括进“天、地、人”三才之道中,人立于天地之间,居于万物之首,与天、地并立,树立了人在自然界的崇高地位,确立了“天人感应”和“三才合一”的理论。
易经卦象里的六爻所体现的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初爻、二爻两爻在下,为地之刚柔;三爻、四爻两爻在中间,为人之仁义;五爻、上爻两爻在上,为天之阴阳。三才的每一才,均含阴、阳两个爻位,象征其辩证发展的双向性。
易经里讲天道之贵于健,体现宇宙之间的阴阳消长;地道之贵于顺,体现万物之间的刚柔盛衰;人道之贵于和,体现世情之间的仁德礼义。而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仁义互补的思想,时至今日,仍然对我们华夏民族的处世行为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从现代哲学角度看,所谓天道、地道,就是指自然规律;所谓人道,指的是社会规律,实际上处处都在讲辩证法: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
这个三才理论对我国文化影响颇深,老子在《道德经》里就明确指出天地万物都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来,并且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三纲五常”的思想和佛教“化相三宝”等论调,也都深受“三才”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