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东汉时期,文史学家许慎即著有《说文解字》,阐述什么是教育,即:“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漫画家蔡志忠说过:“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然后你又生怕他与众不同,去推他,把那个小孩推成跟大家一样,每个人都把小孩丢进红海,去拼命,去竞争。”
如果你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别人都强,那他的人生轨迹可能确实会跟大多数人不太一样。你想清楚了吗?以后会后悔吗?
一个非常显而易见,但很多父母却从未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是: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是否已经先成为了那样的人?
曾经,我们一味重视奥数,英语,忽略了中文的重要性。;
一段时间后,发现问题严重,又改成英语可以考两次取高分;
再然后,数学要求降低难度,语文的难度一直在增加,无论是深度、广度上,都在考验孩子的阅读量、课外积累。
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老先生甚至说:“语文试卷的阅读量将来会增加到1万字,很有可能15%的考生最后都做不完。”
风向总是在变的,丢下疲惫不堪的家长们、孩子们,在风中凌乱。无所适从,顾此失彼,唉声叹气,甚至背井离乡、留学移民……
很多家长看问题的时候之所以总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做判断或取舍的时候之所以喜欢随大流、跟风,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系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本身就是这代人的教育的缺失。
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被政策误导,被老师指责,被竞争驱赶,被功利裹挟,最后反而忘记了我们最终要去哪里?
对一个生命而言什么是重要的?如果你真的想明白了,其实选择就没有那么难。
如果能用心观察你的孩子,耐心了解你的孩子,然后发现他的特点,而且你能运用智慧接纳他的不同,然后去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滋养他,不要过度地干扰他,他就能很好的生长。
心理学家贺岭峰说,他对他的孩子只有两个要求,第一就是不自杀,第二就是不吸毒。
人的选择都是有代价的,每个人其实最终都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父母首先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过好。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只是,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生活态度乐观的父母,孩子也会阳光灿烂;遇事百般纠结的父母,孩子也会患得患失;自己不学无术的父母,孩子也会厌恶学习;与其说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如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的芬兰教育,之所以被广泛学习和推崇,其中一大重点就是抓住了教育的本质:人要想快乐幸福一生,不在于分数、名次、学历、财富和地位,而是从小开始学习和训练“你要照顾好自己,也学习照顾别人。”
孩子们有家务课,包括做饭、洗衣服、缝纫、换灯泡、木工等等,从小学开始上,属于必修课,男生女生一起上课。
这些课程设计,完全依据人脑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同样高水平的教育,是完全基于人性和科学的。
比如给每个孩子6欧元,去超市买食材,回到学校做饭,四人一小组,看看他们能做出什么来。让孩子有钱的概念,让他们从小就思考,钱能换来什么东西,而我能做什么吃的,怎么营养搭配是合理的。每个孩子能学到的具体技能不一样,但是分工合作是不变的宗旨。
学生们学写字母,两个小朋友一组。为什么呢?老师说因为孩子能力不同,共同做一件事情,从小就学会与别人顺畅的沟通,形成合作与互助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世界这么大,要做的事情这么多,自私自利、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不懂合作互助,是不可能独立于社会群体而生存或成功的。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人格阴影,对孩子的表现,小时候是:你听话,我就喜欢你;你好看,我就喜欢你;你成绩好,给我争光,我就喜欢你……
长大后是:你早点结婚,我就喜欢你;你去当公务员,我就喜欢你;你在我身边陪我,我就喜欢你……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