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帝乙是谁?
今天看“归妹”一卦,呃,事物渐进然后必有所归趋,所以就有“归妹”一卦。归妹者,就是嫁女的意思吧,是谁嫁女?曰“帝乙归妹”。这是不是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呢,易经出现“帝乙归妹”之说已经在泰卦中就有一回了。
要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件历史事件,就得先知道“帝乙”是谁。用天干词语做名字是殷商的习俗。据《史记·殷本纪》载,商汤之前有报乙,商汤之后商代帝王有祖乙、小乙、武乙、帝乙。而商代叫帝乙又当过帝王的就是一个,即商纣王之父。
《史记·殷本纪》又云: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予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那么,帝乙是谁的问题便是如此的清清楚楚了。然而事情却并不是那么简单,这儿的帝乙历来就有争论不休。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帝乙归妹”这句话。那个真正叫帝乙的纣王之父到底并没有留下嫁女的信史记载,反而历史上向来传颂有商汤嫁妹的故事,所以有些学者认为此帝乙应为商汤。
从人名而论,既然确凿有叫帝乙的人,就应当以此为准;从史事而论,这里的帝乙似乎又应当是商汤,而商汤又名天乙。清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说:“昔汤嫁妹之词曰:‘无以天子之尊乘诸侯,无以天子之富骄诸侯,阴从阳,女顺夫,本天地之义也,往事尔夫,必以礼义。”看来,历史上确有商汤嫁妹的故事。而事不凑巧,殷末确实有一个叫做帝乙的帝王,朱熹解释《泰》卦:“帝乙归妹之时,亦尝占得此爻。”此说虽无其它典籍可考,然而《左传》哀公九年认定“帝乙归妹”的帝乙就是殷末的纣王之父,对此却是谁也无法否认的。朱骏声由此提出了两种说法可以并存的观点。他又说:“然《易》称箕予、高宗,皆就殷未时人言之。《左传》亦谓纣父。说可并存。'”然而,既然《周易》所提到的人名“皆就殷末时人言之”,又何必研究采信商汤之说呢?这里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殷末的帝乙缺少一个嫁妹的故事罢了。于是近代顾颉刚“疑古过勇”,曾经生造出一个帝乙嫁妹的故事。说帝乙为了修复商周关系,和亲嫁妹给周文王。岂不知若真有此事,前人也早就没有这一桩争讼公案了。
帝乙究竟是哪一个,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归妹”。“归妹,天地之大义也。”这才是大事情大道理。“归妹”以礼,并且由此演绎出的哲理启示,“君子以永终知敝。”天长地久阴阳交合婚姻大事不可不慎,思其永而防其敝,君子能无戒心焉。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