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富养=用钱养
不得不说,最近这个叫作刘思琦的16岁小姑娘简直不要太火,而火的原因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巨婴”生活,妈妈帮忙穿衣、姑姑帮忙剪指甲、二姨姥给喂饭,其生活自理能力居然还赶不上我家两岁的娃娃。加上令人不敢恭维的消费观以及简单粗暴的待人接物方式,让人很难将其与眼前这个爱笑的女孩想象成一个人。
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刘思琦父母一直信奉的“女儿要富养”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只要不断满足女儿的物质需求,那么女儿将来在外面就不会被金钱所诱惑,于是所谓的“富养”慢慢演变成如今大家看到的“拿钱养”,并且全家老小都充当起女儿的“跟班”,一切唯她马首是瞻。
然而,我想说的是,不要以为给足够的钱,女儿就不会被金钱所诱惑,哪天要是别人给的钱够多,她照样会被人忽悠的。况且,这个世界上可以称得上“诱惑”的东西琳琅满目、多种多样,绝不是只有金钱这一种。倘若没有成熟的价值观与心理素养支撑,这样一个除了挥霍什么都不会的女孩,又拿什么来抵挡所谓的诱惑呢?
况且,真正的富养自始至终都不是拿金钱堆砌出的欲望大厦,而是精神上的丰盛满足。独立自信、眼界开阔、礼貌谦逊、乐观阳光……这些美好的品质不会因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遭遇挫折而黯然失色,而是在生活的历练中让一个人的生命越来越顽强蓬勃,这,才是富养长大的孩子应该有的样子,也是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02
公主+王子=幸福
前段时间朋友送了女儿一套幼儿绘本,鲜艳的色彩以及可爱的卡通人物瞬间俘获了女儿的心,天天缠着我给她讲上面的故事听。
然而,其中像《睡美人》、《白雪公主》、《豌豆姑娘》、《野天鹅》这样曾经伴随我们走过童年的经典故事,却越来越让我怀疑现在已经不适合讲给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们听了。因为熟悉这类故事的人都知道,故事的女主角大多都是傻白甜人设,不仅无力对付坏人,还把拯救自己的期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最后鬼使神差还能“幸运的”遇见王子开启幸福生活。这样的童话,不仅与如今提倡独立自主的社会要求相左,并且还压制了孩子把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试想,一个毫无生存智慧、只会傻傻做白日梦的“公主”,如果一直裹足不前,在如今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又有多大几率能撑到遇见王子的那一刻?即使幸运的与王子结婚,在这个婚姻不断朝消费品演变的时代,如果将来离婚了,这个娇弱的“公主”又该如何扭转自己的命运?
说到底,现在社会环境变了,女性不再是足不出户、每日埋头家庭劳作的佣人,而是可以和男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活出自己想要的色彩与价值的英雄。所以,女孩们同样需要从小被灌输独立、自主、果敢、理性、睿智等等价值理念,努力的将命运与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
03
养男孩VS养女孩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经常说“足球是男孩玩的,娃娃是女孩玩的”、“这个游戏是男孩玩的”、“女孩子要文静不要咋咋呼呼”、“男人流血不流泪”……这些对男孩女孩的日常用语,让我们在学会性别区分的同时,也把想要探索男孩世界的欲望生生的压抑了下去。
仅仅只是一件玩具或者一个游戏,为什么男孩可以玩女孩就不可以?为什么男孩子不能随便哭?为什么要把所有的孩子都按照既定的性别模型来培养?男女在许多方面纵然会有不同,但不正是这些差异才让彼此互相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吗?
记得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一位瑞典爸爸的带娃方式,让我很是认同。这位爸爸认为养娃没有男女之分,所以他会在洗碗池里给女儿洗澡,会玩把女儿藏起来的幼稚游戏,会给女儿穿中性的衣服,会带女儿去探险……因此,在这种开放有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小女孩,不仅勇敢乐观,而且独立自信。
所以,不要总是拿一些莫须有的养女孩的条条框框去限制孩子自由探索世界的脚步,而是要放手让她们自己去寻找想走的路,你需要做的只是给予她无限的鼓励与支持以及适时的指导。
结束语
谁说女孩就得扎辫子、穿裙子,谁规定女孩不能喜欢玩具车,谁说女孩一定要等到王子才会有幸福?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女孩们也要突破陈规,去勇敢的探索世界,既有女性的柔美坚韧,又有男性身上的果敢与理性,永远做自己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