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草䕌龙瞬,一名日本和尚与作家。
初中辍学后自学考上东京大学法律系。
之后在印度,缅甸,泰国学习佛教。完成缅甸国家情报佛教传教大学的硕士课程。
作为一个不属于教派/传统的独立出生牧师,他还在各个地方进行商务活动,讲座和培训。
从书名来看,其实并不“佛系”。
佛家讲:诸漏皆苦(执着于一切情感,感受,色形,都是痛苦的),那为什么要追求快乐呢?
诸行无常,痛苦和快乐都不能永恒,终将消逝,可谓有求皆苦。
其实这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讲他对佛陀教义的阐述,其次是他的倡导:用佛法来解决
人们在现代社会,尤其是职场上经常遇到的问题。
教读者如何树立“真正的自信”、如何“正确地努力”、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竞争,如何摆脱嫉妒心,如何过上正确的生活方式。
我们先看看他对佛陀教义的阐述是如何的:
佛陀的教义就旨在传授“停止心灵多余的反应,摆脱烦恼和痛苦”的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正视心灵的反应;
第二,进行合理的思考。
回到佛教基本的教义,绕不开“四圣谛”:苦、集、灭、道;
(古汉语谛字原义是审知事物的内在含义或者意义)
【苦谛】:苦是普遍存在的。佛总结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
【集谛】: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贪”、“嗔”、“痴”三毒(亦有“贪嗔痴慢疑”的五毒说法)
【灭谛】:苦的消灭,痛苦的止息,也成为涅槃。
【道谛】:解除痛苦都有相应的“方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所说的“合理的思考”主要是指了解并坚信“四圣谛”,而“正视心灵的反应”属于“道谛”中的重要一环。
关于“苦谛”,作者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苦”是普遍的,不过在下文解释了为什么“苦”是存在的(集谛)。
现在容我说明一下:佛教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三法印】
【诸行无常】: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中变化。
【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自性,一切暂时的存在都是各种条件和因缘构成的,合成的。
【诸漏皆苦】:执着于建立在这之上的一切情感,感受,色形,都是痛苦的。
佛教认为万事万物只是短暂而偶然的产物,没有持久、常住、永恒的东西,而人们执着追求永恒,希望能一直快乐,不沾痛苦。抱有这种心态,当面对真实的世界,那么就是“苦”。
所以“苦”是伴随着人生的,每个人都体验过“苦”。
集谛(苦的原因) :在佛教世界中,人们常常认为痛苦的根源在于“执着”。佛教中将这样的内心状态称为“无明”,即盲目的状态。
这里要介绍一个佛教中的概念,叫【我执】。
问一个问题:“你是谁?”
我是一名本科生,我是一名产品经理,我是一个小伙子。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用外在的事物(学历、年龄、职业、财富、名誉、经验、情绪等)来去定义自己。这些外在的事物虽然都是我们生命中的内容,但这些内容都是经验的客体,而不是主体。
所谓【我执】,就是把自我感建立在外在事物上。
就好像小时候我们的玩具,被人拿走之后我们会哭泣打闹。并不是因为没有那件玩具带来了多大的损失,而是因为那件玩具是“我的”。
长大以后,玩具的形式就变成了知识、职务、财富......
外在事物无可避免地会变化,一旦失去了,那么我们的痛苦便产生了。
另外,我们都会趋利避害,都有“索求之心”,但是很容易形成【三毒】(贪嗔痴)
【贪】:没有限制自己欲望的边界,通常我们会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
【嗔】:生气、懊恼,就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事物,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痴】: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
道谛(灭苦的方法):有这么几种
1.“避免不必要的反应”,保持审视内心这一习惯。
【语言确认】;
用电脑工作的时候确认“我正在使用电脑”。 只需要把正在做的事用语言如实描述即可。渐渐地我们就能养成将内心状态和身体动作如实地用语言来进行确认的好习惯。
2.意识到身体的感觉,常见的有冥想;
让意识集中在“身体的感觉”上。佛教认为产生感觉的器官分别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肌肤,你需要将所有的意识都彻底集中于这“五感”。
我们吸进鼻腔的空气的气味和浓度,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也会有所不同,有时冰冷,有时温暖,有时潮湿,有时干燥。 请将意识集中于你走过的每一步,感受鞋底传来的大地的坚实,阔步向前走下去。
在这一瞬间,占据你身体的只有“感觉”,刚才还在头脑里嗡嗡作响的“烦恼”已经烟消云散。
人们经常陷入“过度判断”的困境,而徒增烦恼。
“判断”是指权衡自己能不能做成某件事情,某个工作是否有意义、和他人相比自己是更优秀还是更差劲等等。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在考研,她们可能会在担心,“自己究竟能不能考上?”
有些人觉得自己可以考得上,更多的人是担心自己考不上。
但是不管是怎样的判断,一旦陷入执着,就会产生痛苦。这是因为现实是无常的,它总是在时刻变化着。
假如你作出“能考得上”的判断,觉得很自信,万一某天你的测试成绩很糟糕,你的判断立马就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你会感到焦虑。
即使你一直都很自信,觉得自己绝对能考得上,但是这样的想法会让你松懈。
假如你担心自己考不上,甚至自我否定,那么可能会责备自己、玩游戏或拼命睡觉来拖延和逃避。
要避免判断,只需要在脑中不断重复:我相信我自己。
注意哦,这里是说的是“我相信我自己”,而不是“我相信我能考得上”
这里所说的“自我肯定”和人们常说的“Positive Thinking(积极思维)”是不同的。我们常常在一些成功学里听到这样的内容:对自己不断重复“我能行”或者“每天都会越来越好”之类的话语,人生就会越来越美好。这种话连我们自己都不信。
觉得自己能不能成功根本就不重要,这种判断既不合理也没有用处。
而是应该在相信自己的前提下好好思考:就在眼前这一刻,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在作者曾经修行过的寺庙里,有一天早晨,一位修行僧人睡了懒觉,没来得及参加勤行(在规定的时间诵经、拜佛等)。他本人觉得,“作为出家人,太不应该了”,因而陷入沮丧。当时寺里的住持立刻对他大喝一声:“笨蛋,你应该关注现在!”
沉溺于过往——以过去发生的事为理由而否定现在的人只会被内心的烦恼、邪念和杂念所占据。
人生永远无法避免错误和失败,重点在于该如何应对错误和失败。将视线集中在当下,集中在这一瞬间,做出正确的理解,明确“今后自己能做些什么”。
除了既不随意判断自己,当然也不能随意判断他人,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当去银行办理业务是看到排队的长龙,便想“今天真倒霉”;
当看到她和你面对面经过却没有打招呼,便想到“我和那个人真合不来”;
当看到同事舍不得花钱请你吃饭时,便想“这家伙真是小气”。
当这类想法掠过脑海的瞬间,请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判断”。
可能有的读者会想:“那我也不能把他人判断为一个好人吗?”。虽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是这个世界太复杂。我们又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有可能今天本就应该有这么多人办理业务,不是你倒霉;不和你打招呼,有可能她只是没有戴上眼镜;不请你吃饭的背后,是因为他要承担他白血病女儿每个月的医疗费。说到底,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资格对他人加以判断。
假设他真的是如你所认为地那样,觉得“这个人真靠不住”或者“他这样的性格”的时候,其实我们自身也正在被负面情绪所笼罩。别忘了,当你在注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注视着你。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最好多询问、抒发并交流彼此的感受。相互理解,加深沟通,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情绪、想法、思考方式。
作者传授的都是原始佛教中比较普世和开放的理念以及修行方式。
追求自己的欲望并非错误,因为在“不苦不乐”的状态下,大多数人更容易陷入“不快乐的心理反应”。被欲望所驱使的人类,觉得“不苦不乐”的状态非常无聊,无聊就会导致不快乐。
如果希望获取幸福,就要更加重视自己“快乐的心理反应”;想要远离不幸,就要尽量避免“不快乐的心理反应”。
“重视快乐的心理反应”具体是指什么呢?
生物感到快乐的时候,往往是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所以坦率而主动地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比如,仔细品尝自己喜爱的美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家人一起愉快地生活,重视兴趣爱好等“五感”上的快乐,也就是主动地激发“美味”“快乐”和“舒服”等心理反应,这些都能让我们感觉幸福。
或许有的读者会想:佛教不是提倡禁欲的生活方式吗?确实,佛教推崇“清心寡欲的修行方式”,为了达到让内心获得安宁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涅槃”——快乐和不快乐的反应都应当回避。佛教中确实存在这样严肃的一面。
但是这样的最高境界只是一种“方向性”,不可能成为世间所有人的共同目标。确定“唯一的目标”,让所有人都朝着目标共同努力的系统被称为“宗教”,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摆脱苦恼、获取自身的幸福便足够了。
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一个先决条件:“满足欲望便能够带来幸福”这件事仅限于本人感到快乐的时候,相反,假如欲望过度膨胀,变成了“焦虑”“不安”“没有进展”或者“努力之后也得不到认可”之类的不满时,我们就必须放下这样的欲望。佛陀认为,感到“苦”(不快乐)的时候就是该放手的时候。
要采用正确的努力方式,改善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所谓“正确的努力方式”就是指,忘掉外部世界,沉浸于自己的工作之中,在这样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积极的思考方式。
关于如何集中于自己的工作,作者归纳出了如下三个步骤:
1.闭上双眼——我们过于在意外部的花花世界,总是被外部世界吸引,无法使内心的情绪保持平稳。只要接触到外界,就会做出反应,这就是人心。你的内心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强大。任何事物都是反应的根源,越是做出反应,越会产生多余的杂念,所以首先我们要理解,这就是内心的真实构造。接下来我们需要闭上双眼,静下心来,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内心深处,这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2.消除所有“不必要的反应”——闭上双眼后,观察自己内心的状态 疲劳、压力、不满、紧张,以及其他如同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一般的杂念将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但不管是怎样的念头,都是客观而合理的存在。
观察时间没有特别要求,30秒或5分钟都没问题,完全可以自行决定。如果在情绪比较焦躁的时候,建议将时间延长至15分钟。 闭上眼,继续观察自己的内心。如果做到这一步,就能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这就是消除不必要反应的正确方法,也是让心灵恢复平静的好方法。
3.睁开眼,专注于眼前的工作——到时间之后,睁开双眼,然后开始从事眼前的工作 最初的干劲儿非常重要,当我们消除了所有不必要的反应之后,就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眼前的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注意力可能逐渐下降,最终甚至无法集中注意力。这种情况下,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然后从上述第1条,“闭上双眼”重新开始。
你可以试着创建让自己安静并专注的工作仪式。
关于比较与嫉妒:
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与别人比较,“他比我有钱”、“她比我做得更好”、“我比他更优秀”。在比较中,人们会哀叹老天的不公,甚至会嫉妒他人。
无论怎么和他人进行比较,自己的状态都不会因此发生变化,所以越比较,越不安。
摆脱嫉妒、摆脱比较,一切都要从正视自己的内心动机和自己所拥有的能力——现阶段能够做到的事情——开始着手。 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是指性格、资格、技能、才能、经验等事物,很显然这些都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能力。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以不管怎么嫉妒他人,我们都不一定能够获取同样的成果。
而且每个人的努力方式,也就是前进的方向也有很大差异。人们常常关注那些成功人士,希望(妄想)采用相同的方法来取得同样的成果,但我们真正该做的,其实是静下心来找寻自己的成功之道。
摆脱比较的第一步就是从关注他人的状态转变为关注自我的状态。不要一味地关注他人。 如果内心还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那就应当思考“我现在能做什么”“我现在是否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位了”以及“是否还有其他值得尝试的事情”等问题,渐渐地,你的注意力就会转向如何提升自我能力、如何推进工作和改善生活等方面。
佛教将人与世界的相处方式分为四种:
【慈】(慈爱),这是期望他人幸福美满的用心。希望家人和子女能够幸福,希望周围的朋友能够顺利地度过一生,它和自身的期望与欲望无关,只是单纯地希望他人能够获得幸福。
【 悲】(悲悯),这是指理解他人的悲伤与痛苦的用心。当我们看到遥远的国家或地区发生了地震,也会发自内心地希望参与救援,能够对他人的悲伤产生共鸣。
【喜】(喜乐),这是指理解他人的喜悦和欢乐的用心。 看到孩子们在公园里嬉戏玩耍,感到非常幸福
【舍】(舍离),这是指放弃和舍弃多余反应的用心,也被称为“中立心”。原谅他人,放手过往的回忆和愤怒,避免多余的苦恼和反应。
佛陀曾说过:“愿世人都能从苦恼中解脱。”这是充满积极意义的寄语。人世间,并非只有自己感到苦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内心的苦恼也能稍微减少几分,因为“觉得只有自己在受苦”的孤独感会得到些许慰藉。
众生皆苦,我愿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将“慈、悲、喜、舍”这四种用心当作心灵和人生的根本动机,那么工作和人生的意义也会发生改变。
人生最终极的目的是奉献。只要能够为他人奉献自己的能力那就是最出色的人生。将奉献作为人生目标,首先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事,在日常生活中体会那些细微的喜悦和人间烟火,这样的人生其实已经十分圆满。
总而言之,草䕌龙瞬的佛系,是在倡导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
首先,“避免不必要的反应”,不去评判自己和他人,而是去理解,去感受。
其次,凡事专注,尽力而为。
面对眼前的事情,唯一需要关心的是自己是否在尽力为之,而不去追问是谁干扰了我,什么因素在影响自己。
最后,常怀慈悲喜舍之心,将小我投入到大我之中。
这就是如何变得快乐的秘诀。
读《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