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随想
《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本书框架结构清晰明了。第一章“教育者应该了解的神经与认知科学知识”,第二章“脑的结构和功能”,第三章“21世纪学校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其中提出了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总览,包括“为学习营造情绪氛围”、“为学习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设计学习体验”、“教授掌握内容、技能和概念”、“教授知识的扩展和应用”、“评估学习”等,五到九章是对于五个目标的详细解读。第十章是“在学校和课堂中实施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整本书读起来相对轻松,而且收获颇丰。脑科学毕竟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认知,读这本书会有更加的清楚的了解,并且不是太枯燥,会有很多的新的认识。
“我们中有些是左脑型人,有些是右脑型人”、“听莫扎特音乐会让你的音乐变得更加的聪明”、“错过关键期,学习发展就会停滞”、“我们只用了10%的大脑”等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言”,在这里有更加精确的解释,有着更加通俗的解读。这些解读能够帮助教育者更好的了解教育对象,更好的服务教育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本书中让我特别有感触的点是“为学习营造情绪氛围”。“每一个分享者的经历都清楚的表明在学习中,情绪的重要性。”教育教学备课过程中,想到的是学生的基础储备,学生的接受能力,却很少考虑学生的情绪。而恰恰相反,情绪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营造学习的情绪氛围可能是一位教师每日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中,有一个情感认知,基本上是停留在高大尚的层次上,而不是具体到对于学生情绪的预设。学生情绪对于学习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设计学习活动,让他们感到愉快,比如一种学习游戏或者艺术活动,这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育情绪与内容的连接都是很重要的”。面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常规的做法,就是不断地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弥补,而不是提升他们的愉快体验。遍布学校周围的辅导班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学习越不好,越弥补漏洞。而这种反向的行为,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落后。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应该设计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应该致力于发展这样一种教学文化: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积极地语言是无时不在的。”我们常常听到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却很少提起教学文化。一种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文化。“被告知无需处理情绪的学生的成绩比一边完成任务一边处理情绪或者没有提及情绪事件的学生的成绩要好。”“营造一种滋养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与养育者之间的连接,这应该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最优先考虑的事情。”“如果想让这些学生重新燃起对学校的期待,让他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充满意义和支持性的地方,可能就需要巨大的改变来打破这个失败的循环。”
在“为学习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这一章,有几个非常好的观点。“在有最多自然光的教室中学习的学生在数学测验中的成绩高出20%,在阅读中的成绩高出26%。”可以看出照明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照明不仅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更重要的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点亮学习之火有时可以简单到使用自然光来照明一间教室和提供窗外的景色。教室的照明程度也许会影响学生调节生物节律的能力——身体的睡眠和觉醒的自然节律。”原来灯光与学生的睡眠也有关系。“在所有的感知知觉中,气味在人类的发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注意相关任务中,在铃兰和薄荷气味中的受试者比没有气味的环境中的受试者表现的更好。”在教室的秩序和美中,“学生在整洁而不杂乱、充满美感的环境中达到最佳的学习。”这节课让我对于教室的布置、灯光和整洁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本书浅显易懂,值得老师们作为必备的书籍,指导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