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5日.周一.广州.晴
今天分享关于一洋晨读的故事:
有人说,一洋晨读给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是我早上的精神粮食。
有人说,每天的早上,我会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听着每天的一洋晨读,感觉甚好。
有人说,我每天睁开眼我就按下手机听一洋晨读,然后一边慢慢的起来。开启充实的一天。
有人说早上的时间,特别的珍贵,但是我会一边刷牙一边化妆,然后听完一洋老师的一洋晨读。
有人说,早上我听两遍一洋晨读,或者两遍更新的一洋拆书,早上运动就结束了,这样的早晨时间是我的绝配。
有人说,每天去上班的路上,走路我就最喜欢听一洋晨读。
有人说,我开车的时候也在听一洋晨读。
有人说,毎每工作空档的时候,我为了不让脑袋胡思乱想,我就会听书。
有人说,我每次搞卫生的时候我都会多听,因为可以回放重听过去的任一本精华。
有人说,我坐地铁、高铁的时候我就把回放一直听。
有人说,因着一洋晨读摄入的能量,我的心、我的思想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正轨,因为一洋晨读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有人说,因为每天听一洋晨读,填满了我的胡思乱想的时间,我的忧郁症也好了,我精神也焕发了,因为得到精神的粮食。
有人说,每天听着一洋晨读感觉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惊喜。
更难得更精采的是来自书友们的每天晨读感悟。
以下分享书友的晨读感悟:
我非常赞赏和感激,今天是我在一洋晨读听到的第72本书:《深度工作》。
昨晚十二点睡觉,早晨不到六点就醒了,深度睡眠。连续两个多月听一洋晨读,无形中改变了我的很多习惯,并且生活中可以做到永续的点越来越多。在边散步边听晨读时,突然就想到了那个著名的钟摆共振视频。
实验者随意拨动会发声的钟摆,一开始,所有摆动杂乱无序。但渐渐地,这些钟摆有的正在慢下来,有的正在加速,它们的摆动频率开始变化,逐步趋同。在临界时间点,1分04秒,所有声音突然变得整齐划一。到1分35秒,所有钟摆的摆动和声音都完全一致。这就是共振。共振的效果之大,威力之猛,所有读过中学物理的人都知道,一队人同时齐步走过桥,共振会将坚固无比的桥振塌。
一洋老师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只是勤劳地每天按部就班给大家读书,讲书,拆书,更重要地是他在身体力行以共振的频率带领大家创化生命中的美好。可能很多坚持晨读的伙伴会发现,不知不觉,爱睡懒觉的人乐意早起了,生活作息不规律的人变得有规律了,做事更高效,更爱学习,更会成长,天赋才华启动,梦想被激活,智慧开始冒烟……过去个人经过无数次努力想要改变但不断失败的地方,在这里竟然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当今时代,形形色色的听书平台很多。但完整地构建了场域系统,永续系统,倍增系统,模式系统,升维系统,杠杆系统,路径系统、生态系统,形成系统王道之独家思想的,可谓凤毛麟角。一洋晨读,不仅仅是一年讲365本书,它是一个打造人生全方位成功的系统之入口。以系统之力做事,四两拨千斤。〗
从《深度工作》的心得写到对一洋晨读的深层认知,看起来有点跑题了。细思却发现这是一个必然。看似我们从晨读书中总结的认知点和提炼出来的要应用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法每天都有不同,但贯通之处却是在提升整个生命的维度,日新,日日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毛亚玲)
一洋晨读感悟——2019年8月4日
我非常赞赏和感激,今天是我在一洋晨读听到的第71本书:《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
今天写完这篇读后感较长,请大家耐心阅读,于我,是一份心声表达,于大家,是一份成长参照。
如果没有他山之玉的比对,自己的学习和修行,就总也在一个圈子里打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探索未知的人。小时候,书籍给了我这种探索的最大空间,所以那时极爱读书,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读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好运,迥异于同龄人的视角和眼界,以及因阅读带来的洞悟力及理解力。在那个求学的年代,读书仿佛是一把钥匙,帮助我门门功课全优,保送大学,保送读研。乃至毕业后工作,上升之途也顺风顺水。
后来自己实在厌倦了眼前一望而知的风景,在人生前三十三年都一马平川的我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于是,将未知的探索延伸到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不知深浅的离职,自己创业,周游了小半个世界。七年来,我的人生经历像是活了几辈子,有耀眼的风光,也有难言的苦楚。在需要调动全部的能量和智慧适应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时,我想求最快的捷径。
人在贪多求快时,往往容易掉坑里。与很多人因创业失败、因做项目血本无归不同,在我创业的几年间,我做的所有项目都是赚钱的。几百万的投入,竟然都是因为上课和交学费,那时的我天真的幻想有了名师指路自己便可一劳永逸,从此不用独立思考。现在想来,最大的失误之处,在于放弃了阅读。与小时候一个暑假读几十本书完全不同,在我一头扎进未知世界的这七年间,竟然只读了屈指可数的心灵成长书籍。绝大多数的学习时光,都在课堂和沙龙中度过。
今日一洋老师所讲的《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对我触动很深。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因独立思考一帆风顺却不自知,放弃独立思考听命于人让人生触礁,直到三年前自己重新回归独立思考,整合智慧创立自己的体系,方走出一小片天地。
看看这个世界上真正笑看风云的成功人士,有哪一个是不努力读书,靠完全依附名师智慧成就的呢?
扎克伯格一年读书50本
比尔盖茨一年读书100本
俞敏洪一年读书300本
巴菲特一年读书500本
查理芒格一年读书900本
有一次听晨读,一洋老师讲到创办“一洋拆书”的初衷。他说因为自己创业和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难题,都是经由读书解决的。后来问了很多精英人士,都深有同感。针对普通大众读书难的问题,想到了拆书,即:把书中精华结合自己实战智慧提炼出来,直接输出给大家,让大家可以听完就结合自己实际拿来使用。
记得那一次我是在小区里边散步边听,听到这一段,我泪如雨下。
很多人成长中的弯路,掉在坑里,其实是源自没有更高的智慧认知,再深一步,就是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人云亦云。
知人智者,自知者明。
可以说,读书,是古今中外所有卓越人士筛选出来的最好的成长方式。
普通人与卓越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人不读书,不爱读书,不会读书,或者读了不会用。而一洋拆书及晨读,几乎解决了所有普通人遇到的问题。
精英阶层的共性,很多智慧不会拿来和大众分享。价值观认知不同,共振太费劲。可是作为普通人,我们要有自知。龟兔赛跑,原本乌龟已经输在起跑线。却还在赛跑的路上东张西望。反而是兔子,现在是全力冲刺,全力前行。
可这是一只有爱的兔子,他想和乌龟共赢。于是驾了一辆宝马车,智慧的乌龟,就上去吧!有风险的坑都跳过那么多次,更何况,这是一望无际的坦途。
一洋拆书和晨读,在我看来,实际是改变一个民族的成长习惯,改变国人的学习基因,提升整个国民的心智。并且,成本最低,价值最大。
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背后,是量变到质变的支点。经由这个支点,可以撬动生命最美的华彩。(毛亚玲)
一洋晨读感悟——2019年8月3日
我非常赞赏和感激,今天是我在一洋晨读听到的第69本书:《思考:快与慢》。
自从十年前开始心灵成长,我这个在以往的人生和学习中一贯用脑过度的人开始只凭感觉做事,用好感觉来判断一切、创化一切。思考,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被我当做一个过时的代名词。
可是,如同阴阳太极一般;思考与感觉同等重要。一味地偏重,过犹不及。人类具备的任何能力,都要平衡、协调,才有可能创造良性循环。
直觉做出的反应之快系统,是人类的应急机制;而调动慢系统的能力,往往是智者和庸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非常感谢一洋老师的晨读分享,如何做到快系统和慢系统完美配合,作者给出了两个践行方案:
1. 事前验尸:假设一下这个事情要失败,什么原因会导致它失败,把原因罗列出来,排列等级,避免失败,避免误判。
2. 饮水机闲谈:听听别人是怎么批评自己的。自我批评很伤害内心,多听别人批评会避免系统误判,旁观者清。
对我来说,这两点也是今天最大的收获。以往我在面临选择时,衡量的唯一标准是:最坏的结果是我能承受的,最好的结果是我想要的。然后直奔好结果,从不考虑坏结果。
于是出现的情况就是,现实中一次次让我承担我所能承受的最坏结果。承担次数多了,也会消化不良。但有了事前验尸和饮水机闲谈这两个方案,自己就会对失败做好充足和理性的准备,从而更加理性地要到自己最好结果的目的。
感谢一洋晨读, 说它给我们人生提供方法论,是生命中的智囊团,真是再恰当不过。 (毛亚玲)
思考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一个技能,但是这个技能又不是能轻易获取!只有通过大量的知识积累才能获取。阅读是获取大量知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边框化是一种可以训练我们具备独特观点的方式。所有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的决断力。这本书结合昨天的书,就会发现这是训练思考慢的方式,最终会转换成快! (橄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