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麦当劳餐厅。
一对爷孙的对话吸引了我。
爷爷和孙女在麦当劳共进午餐。爷爷嗓门特别大,不停在跟孙女说话。
(我猜爷爷听力不太好)
爷爷的话语基本如下。
今天考试怎么样?
那个数学题怎么做的?
那个题目什么样,你下载一个,我看看?
你这次肯定考的不好,上次就是这样,考完之后感觉良好,成绩一下来就傻眼了。
怎么就吃了半个汉堡,多吃一点,吃的太少了。要不我给你买个别的?
喝水么?多喝点水?
这时的孙女一心沉浸在手机游戏的世界里面,偶尔有点回答,基本没有什么反馈。
爷爷一边说,一边不停的催促,还有五分钟,咱们要去上补习班了。还有三分钟,咱们快走吧。
最后。爷孙两人离去。
看到爷孙两人的对话。
你做何感想?你有什么评价?
我是觉得两人沟通存在许多问题。
爷爷确实一心为了孙女好,关心学习,问寒问暖。
爷爷的出发点没有错,但是爷爷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存在问题。太过关心学习,乃至问责,肯定引起反感。关心有没有吃好喝好,没有问题,但太过迁就。
同时对于孙女玩游戏的行为没有一丝的干预。当然我不是禁止孩子玩游戏,但是有限制的玩游戏才是我所提倡的。而且孩子玩游戏的时候,爷爷不停的甚至喋喋不休的教育,我觉得教育时机不是那么恰当。
想到这里。不由得反思自己和家人。
自己对孩子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
有时候咱们自己以为的好,孩子能不能接受,我们传递或者传达的方式是不是合适?
想想自己的有些行为,跟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有的时候跟今天的爷孙想比较真得是五十步笑百步。
往大的方面想。自己和朋友同事客户接触是不是也有类似问题。总是拿自己以为好的事情去说,去沟通。是不是也存在类似问题?
这时不由得感叹。沟通和交流确实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方式。以后多想想是不是合适,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合情?是不是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