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何畏?用我三生烟火,换一世岁月不蹉跎。是那人,白驹过隙间留下一抹亮色;是那人,风花雪月里谱出曲曲幽歌;是那人,雅俗共赏中于星河闪烁。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宋代婉约派词人——柳永。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压,因在家中排行第七又唤作柳七。柳永的父亲柳宜因其是南唐降臣,故虽时任国子博士,职位不低,却无法得到重用。柳宜对旧主李煜念念不忘,特别是对他在诗词方面的造诣、颇富才情的气质钦佩不已。受其父影响,柳永的性格多显柔弱。在官宦家庭熏陶下,柳永自幼熟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亦是信手拈来。
自古文人多是寒窗苦读十几载,考取仕途笑长安。柳永也不例外,十九岁时,他背负万众期盼,携笔离乡,去京赶考。行至杭州,便被杭州的“烟花三月”吸引,第一次离家出游的柳永从来没有想过,世间竟有如此繁华的街景。酒肆客栈,勾栏瓦舍,青楼妓馆,鳞次栉比,夜幕四合,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小游一番之后,柳永毛遂自荐,写下《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拜谒杭州知府孙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大开大合中,柳永将杭州风韵展示地尽致淋漓,那种风月乾坤也许就连孙何也没有体会过。孙何也确实被此词所打动,设宴款待柳永,但却未给予他一官半职。可此词一出,便掀起波一片。
首先在杭州官场、市井街头,而后至大江南北,广为传颂。杭州官僚仕子,青楼名妓争相与之交结,柳永顿时名声大噪。史书记载“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可能是被一时的成就冲昏了头脑,他忘记了求取功名的重任,忘记了家人朋友的嘱托,滞留杭州,迷恋于山光水色、华街闹市。沉醉于青楼听歌,歌妓买笑之中。此后,他又来到苏州、扬州,继续舒展自己的才华,他在这段时间写下的诗词大多于此相关,“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chì)”、“美人才子,合是相识”、“是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也许是厌倦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也许是受够了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在卧花眠柳了六年之后,他决心应考。此时的柳永早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声远播四海。他自信地对众人说:“定然魁甲登高第!”可他不知,曲子铺天盖地的同时,自己早已被同行贴上了轻浮低俗的标签。宋真宗也对其早有耳闻,在那个沧海横流的年代,战火四起,边境纷扰不断,契丹野心世人皆知,柳永之词太过香艳,被视作靡靡之音。宋真宗下诏曰:“读非圣贤之书,及属辞浮糜者,皆严遣之”。柳永的文章确是登峰造极,无奈被考官淘汰,他又接连应考两次均无果而终。
三次考场失意,柳永早已怒火中烧,他将满腹牢骚倾泻而出,提笔写下《鹤冲天·黄金榜上》:“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殿堂虽高,却无我立锥之地,不如远去江湖,于红尘中辗转成歌,岂不快活?也就是这首词,彻底葬送了柳永的仕途之路。
在宋真宗去世后,宋仁宗即位,柳永认为机会来了,于是又去参加科考。宋仁宗看到他的名字大为恼火,对考官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大笔一挥,将其淘汰。
柳永重回杭州街头,披上浪子青衣,世间的功名不能裱壁,就向天地讨一笔闲钱糊口。打着“奉旨填词”的招牌,浪迹各大名妓,安居青楼,他与歌女同吃、同住。也正是因为这样亲密的接触,使得柳永的词更能表达出歌女们的苦乐辛酸,他不像世人一样歧视歌女,始终以一颗炽热的心创作,将她们视为知己。歌女们都以能得到柳永的青睐为荣,青楼内部甚至有这样的歌谣:“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全国歌女争相吟唱,有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景观。
也许,落第的打击反而成就了柳永,使他的天赋得到尽情地发挥,给世人留下一曲曲婉约绝唱。一首《雨霖铃》更是将婉约词推到顶峰,“杨柳岸,晓风残月”里听醉了多少芸芸众生。而终有一天,黄钟转悲,商角唱久,所有笙歌琴音皆尽,繁华之后,柳永长眠于歌馆。他故去的消息传开,一时间,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当红歌妓星夜驰骋,不几天就聚到了古城襄阳。谁说戏子无情?古书记载“只见一片缟素,满城妓家,无一不到,哀声震天”,歌女们知道,世上再无柳三变,再也没有痴情汉填词作曲,再也没有。
柳永的词真的那么荒淫不堪吗?宋代另一词人苏东坡曾问一个歌女“吾词之于柳永如何?”那歌女回答说:柳永的歌,适合十七八岁的青楼女子,拿着婉约的红牙板,缠绵绵地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您的歌,则要由西北大汉,举着铜铸的琵琶,挥舞豪放的铁绰板,摇滚着唱“大江东去”。由此,苏东坡评价柳永说:人们都说柳永柳三变媚俗,但你看看他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怎么样?依我看,即便是境界高妙的大唐诗人,也不过如此嘛。能得苏东坡如此盛赞,柳永文坛地位不言而喻。
人虽故去,可柳永的作品却被代代传唱,声声不息,他的故事也将绵延万年,于楚天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