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初中阶段的搬家和转学,是韩寒人生中所受到的第一次强烈的冲击,也是使他走上文学道路的第一次和最关键的一次冲击,因为正是初中转学期间的经历,促成了他开始偏离传统的教育成长模式,向最终成为作家的方向努力。
韩寒家最初搬到朱泾镇,是因为韩寒老爸韩仁均去当时上海金山县县委(那会儿金山还没有变成区)的一个内刊编辑部做编辑,搬家后的韩家在一个时期里,由于各种原因在经济上一度不甚宽裕。当然,上世纪90年代,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物质生活的不充裕是一个普遍现象。韩家当时的所谓经济不宽裕,并不是绝对的困难,而只是相对于当时的一些收入较高的家庭而言。
最开始到朱泾镇时,他们全家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房子,借住在亲戚没有卫生间的老公房里,每天早晨必须去外面的公厕排队上厕所,韩寒因为不耐烦排队有时干脆忍忍就上学了。韩寒母亲的工作单位还是在老家亭林镇,每天要通勤上班。后来韩家虽然有了自己的房子,但小日子相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还是紧巴巴的。韩寒从小爱好读书,但是在初中阶段,因为家庭条件不能完全满足韩寒的购书需要,韩寒父亲给韩寒办了县图书馆的借书证。[1]
除了经济困难,韩寒还要背负、面对乡下人的身份危机。
韩寒经常在各种行文中自称“乡下人”、“郊区韩”,其原因就是在搬到朱泾镇以前,尽管韩寒的父母都不务农,但韩寒的户口却是农业户口。在发表于《文汇报》的文章《我生来就是乡下人》中,韩寒写到:“我生来就是一个乡下人,从小在金山长大,一直到初中还是农村户口。”[2]
其实乡下人也没什么丢人的。作家沈从文、福克纳都自称乡下人,作家贾平凹则自称农民。中国现在还有十多亿人是农业户口,就是所谓的城里人,往上查查三代,不用多,有几家不是农民出身的呢?农民最起码不会贪污腐败包二奶。但问题是一般的小市民就不这么看,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会儿,城乡差别比现在还要巨大的时候。而城市人看乡下人的歧异眼神,无疑也会让那些进入城市的外来者感到有一丝焦虑不安。
关于户口对人的影响,韩寒在《文汇报》的同文中感慨地回忆说:“我母亲当时非常焦虑,因为我是农村户口,妈妈担心我将来谈不上恋爱。”类似的,《1988》中陆子野也曾就户口问题描述说:“由于我们都是农村户口,所以反而对户口没有什么研究,我们的父母倒是经常为此紧张,因为他们觉得当我们长大,农村户口就很难找到老婆,这便是阶级,我们分为直辖市,大城市,地级市,县城,小镇,郊区,农村,山区和贫困山区这几个阶级,父母告诉我们,我们属于郊区,并不完全算农村。但由于我们是大城市的郊区,所以又能有一些优越感,在这个阶级表里可以排在中游。”[3]这些描写应该大体反映了青少年时代的韩寒,作为一个农村出身或者说有农村背景的孩子,搬到城市后的情感体验。
贱贫贵富,欺软怕硬,这是很多普通人待人接物的常态。韩家的相对贫穷,外来户、乡下人身份,在城乡差距较大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必定给韩寒的家人、韩寒造成一定的生活和精神压力,这是不难想象的。大人还好办,相对容易适应社会,问题是小孩,性格还没有完全成熟,就很难不受外界的不良因素影响。在韩寒17岁时创作的诗歌《世界两侧》中,韩寒曾这样写道:
农村的兄弟要读书读书以后咱再也不能做乡下人
娃啊你看城里人多神气住大房子坐小车子
娃啊好好读书分配到城里给娘接去
娘也要过过城里人的日子。
这话是从我一个正在用心读书的兄弟那里听来
兄弟说怎么办
我要文凭 我要户口
活得不开心
后来我混混沌沌去了城市
在城市里过着混混沌沌的日子
什么人情冷暖都是别人的事
人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自私[4]
这些诗句很清楚地反映了韩寒作为一个郊区少年,在进入城市前后所感受到的身份焦灼,以及城市对外来者的冷落无情。
★韩寒小贴士:
人进入陌生的环境,如果自己的状况相对而言不太好,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所孤立,自己也往往对个人的身份标签神经兮兮。这实际上是在让韩寒跟方舟子比身高,为什么我们不让韩寒跟方舟子比相貌、比头发、比出版的作品多少、版税高低呢?当我们以相对弱势群体的面貌出现时,绝不可以活在他人的阴影中,而要发掘别人所不具备的,自己所独有的长处,扬长避短,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彰显自己独立不依的个性魅力!同时不断努力改善自己的状况,这样就比较容易获得心理平衡,以及生活、工作、学习上的现实进步。
[1]韩仁均:《一个人的潜能》,《儿子韩寒》,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40页。
[2]韩寒:《我生来就是乡下人》,《时代青年(悦读)》,2011年第1期。
[3]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85页。
[4]韩寒:《世界两侧》,《光明》,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