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强烈的期盼中,我等来了陈沛其老师的家庭系统排列课。在简单的做了家排介绍后进入第一个个案。
个案一:想知道自己做事不长久的原因。
案主:罗伟
角色:简快导师
做任何事学的快,机遇也很会把握,就是不长久,虎头蛇尾,轻易放弃。通过家排,了解到长前第四辈中有人离世被家族遗忘,案主不停的做事来纪念他。
我的感悟:没有人是天生的父母,也没有天生合格的孩子,我们都是原生家庭的学生,父母做好应该做的,在自己能承担这份责任的时候,再生孩子,这是最大的负责任!
个案二:改善与女儿的关系
案主:周玥彤妈妈
角色:
妈妈年轻时怀孕生小孩7天夭折,妈妈对爸爸有了埋怨,案主完整的传承了这份埋怨,投射到丈夫身上,用这种方式纪念这个已经被遗忘的夭折的哥哥或姐姐,这就是生命。
我的感悟:选择做父母,就要学会承担,生儿不养,等到孩子大了,也就不需要你了。但是,长歪的人生如何纠正!代价是陪伴成长的N倍。与其后悔,不如做到问心无愧!无论多难,陪伴成长就18年,你还等不起吗?一辈子的忏悔和孩子心灵的创伤,才是耗不起!
个案三:改善与22岁儿子的关系
案主:
角色:原因-家暴
妈妈在儿子17岁时生下二胎女儿,因先天不足,给予了更多关注,在去年离异。
妈妈从小被家暴,生了孩子家暴孩子。神奇的传承基金。让儿子麻木了,除了活在游戏里,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
我的感悟:做好一胎和二胎间的平衡,顾此失彼,累心累力。妈妈做好妈妈该做的,爸爸做爸爸该做的。不越界、不迁怒,大人做好自己的功课,孩子才能少承担后果。
今天又在别人的故事里得到疗愈。堕胎,离婚再婚,二胎,这些日常生活中频频出现的字眼,表象下多少个悲欢离合。每一个人都生活的不容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难念的经。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做了父母,除了复制父母的教育方式,我们没有更多的途径学习如何做父母!记得,钟欣潼参加过一个节目的摄制,叫《爸妈学前班》,这是首档父母成长观察实验真人秀节目。开启“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的学习成长之路。可惜,现实是我们都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只能用一辈辈血与泪积累教训代代在家族中传承。这条路,我们认识到了,可是还有太长的路要走,如果有幸接触,就让自己先学习好起来,后辈才会少走弯路,少受伤害。庆幸的是,我意识到了,我改变了,儿子也在我的影响下变的阳光开朗了。想想也后怕,如果儿子继承了我的无知和情绪,他的孩子将会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太过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