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52条辨:"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芫花(熬)、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原文解释】太阳中风,表症未解,又见下利,呕逆等水饮症,症属表里同病,治当先解表,解表症后,才能攻逐在里的水饮。若见微微出汗,定时而发,头痛,胸脘部痞结胀硬,牵引胸胁疼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怕冷的,这是表症已解,而水饮停聚胸胁,主治用十枣汤。
病人得了太阳中风,本来是桂枝汤证,病人有下利,有呕逆,我们一定要记得,有表证,一定要先解表,再攻里。这个病人本身就有下利呕逆,我们解表以后,不会用承气汤来攻里,本来是下逆,可能会用到葛芩连汤或者其他的方剂。
我们在治里症的时候,一定要确定没有表证,再去治里,这就是《伤寒论》的原则。如果这个患者身上总是有一点汗流出来,“发作有时”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不好,头痛,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怕冷,表证解了,还有里证,用十枣汤主之。“主之”就是说,用十枣汤是绝对处方,百分百有效。
十枣汤证,病人是汗出不恶寒,完全没有寒证,一派热证,十枣汤又名朱雀汤,因为是以红枣为主,并不是十个红枣。
十枣汤方,芫花1/3钱(约0.5克),甘遂1/3钱(约0.5克),大戟1/3钱(约0.5克),三味药加起来一钱(约1.3~1.5克),红枣十枚。从重量来看是等量,芫花比较轻,所以,芫花会比较多一点。我们在给十枣汤的时候,给一剂就可以了,不要给多。等病人吃了一剂以后,看看病人好没有,没好,再给第二剂。
十枣汤的辩证使用时机:肺里有积水(但坐不能卧,咳嗽很厉害,两胁痛)。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病人有肺积水?主要的症状就是但坐不得卧,只要躺下去就咳嗽,水就往上冲,坐着会比较好一些,至少不会咳,但是,胸下非常的痛,横膈这一圈沿着肋间痛。看起来象结胸,但不是结胸。因为也是心下痞鞭满,但是是引胁下痛,结胸是也是心下鞭满,但是是正中间,向少腹走痛,是大陷胸汤,向上走,大陷胸丸。十枣汤证是沿两肋痛,因为是在肺的下方。如果是肋间积水,用方又不一样了,金匮里面有一个甘遂半夏汤。这里只是介绍十枣汤,是肺积水。
十枣汤只是红枣煮汤,用十枚二十枚都没有关系,在煮红枣汤的时候,一定要把红枣劈开,这样煮出来的红枣汤才会很浓稠,甘遂,芫花,大戟这三味药是打粉,与红枣汤兑着喝,喝药的时间一定是早上六点钟的时候,空腹吃。
为什么要早上空腹吃?因为吃了十枣汤以后,会出现上吐下泻,如果是吃了早餐或者是吃了东西以后再喝十枣汤,胃里面有东西,这个时候上吐下泻,病人会很难过。如果是老年人,如果吐不出来,被食物堵到咽候部那就更麻烦了。所以,吃十枣汤一定是平旦,早上六点钟空腹吃。大概可以维持三个小时。
红枣我们可以多一点,因为它可以取代胃液,而且红枣能够和中,什么叫和中?甘遂,芫花,大戟都是碱性的,胃里面是酸的,如果你只给病人吃甘遂,芫花,大戟,没有给红枣汤,肺积水是去掉了,可是胃很痛,胃里的津液完全没有了,胃壁都连在一起了。
十枣喝了以后上吐下泻,三个小时之内,可能就会跑六次厕所。十枣汤把肺里的积水清干净以后,这个积水不会再回头。西医处理肺积水就是抽水,水抽了以后,水又回来了,这一抽,肺的容积越来越小,水的容积越来越多,如果被西医抽过肺积水以后,再去用十枣汤去攻,这个时候就很难攻出来了,当然可以攻出来,但是效果就没有那么好。完全没有被西医动过,一剂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