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次約练,上午5:40——7:30,咨询师
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远远超出我的生活范围,但我没有惊慌,能够稳稳的陪伴,去倾听共情,去关注人和他的情绪和感受。在情绪多的地方停留的多一些,慢一些。我还用大段的沉默,有足够的耐心,去听来访者说,让来访者对自己的事情有更多的思考。用外化技术解决情绪问题,把对事情的整体的知觉聊透,水到渠成的用外化比较好。外化技术注意“入角”和“出角”
153次,上午8:30——10:10,来访者:
我觉察到我满足孩子总是要向孩子提条件,孩子做什么事情经常答应了不做。我的方式是他培养的,我们互相培养了对方。
我不想要这种互动模式,我觉得它的危害太大了。这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不配得感,自己得到一件东西很不容易,没有幸福感。孩子言行不一致,对成长特别不好。我们相互都觉得不轻松,不幸福。我想改变这个模式。我其实就是想要一种简单的相处模式,即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能够放松自在的做自己。
我觉察到我的内心深处其实有一种控制,想让孩子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孩子没按要求去做,我就有情绪,会再次要求孩子。孩子被要求就会产生对抗。这导致母女之间有些张力,不是一种很轻松,很和谐的状态。如果我能放下对这些小事的纠结,不对孩子有那么多要求,孩子就会更加放松自在的做自己,我也不会用提条件去控制孩子。爱就是单纯的去爱,没有条件。
跳出问题看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眼光看问题、看孩子。在互动模式里一个人变了,另一个人也会跟着变。
154次,上午10:20——11:30,咨询师:
今天是这个孩子的第三次咨询。还是在聊他内心的“害怕”。他的害怕只是对父亲的害怕。我给他用到了一个催眠,他把自己的“害怕”想象成一桶水,然后把这桶水倒掉。然后当他回到现实中来,他觉得现在“害怕”没有了,变得很平静。如果一见到父亲,那种害怕还会回来。然后我就又用了一个外化技术。他把那种害怕视作成一个小狗,小狗要咬他。然后我就引导他喂小狗吃东西,接近小狗和小狗玩。渐渐的也就不害怕了。然后让他从场景中出来。如果真的看看见父亲,会怎么样?他说可能还会有一点害怕。当害怕又来你会怎么做?他说那就想像那只小黑狗又来了,就喂它东西和它玩儿,就不会害怕了。我鼓励他在生活中多尝试几次,看看感觉有什么不同。
其实我还可以换一种做法,就是先聊他想要和父亲是一种什么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你的感受是什么?(奇迹愿景)——是不是和父亲相处有过相对不害怕的时候?那时你是怎么做到的?能做到的今后能不能多做一些?(找例外)——评量害怕程度,做些什么可以让自己的害怕再降低一些?还有呢?
两种方式比较我觉得后一种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前一种的想象成分太多了,孩子在现实和想象之间来回切换,可能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