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黄英

文人好菊的美好幻想。

菊花,在中国古代是清高不俗的象征,(我很反感人们轻易的接受外国、网络低俗的定义,而把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精华给抛弃了。其实很脑残低俗。)

但是,清高风骨的人,往往不被世俗所容,生活的很清苦。

这篇文章就是幻想给好菊之人没好的回报的文章。


马子才,家里世代爱好菊花。到了痴狂的地步。

有一天,有南京来的陶姓姐弟俩,租他家屋子住。也很擅长鉴赏菊花,和马某很谈得来。

陶弟劝马某卖花赚钱,马某认为那侮辱了自己的人格,不答应。

陶弟自己把马某扔掉的菊花拿去种,在陶弟手下,那些花都变得特别好看。陶弟通过卖花暴富。

马某和陶弟聊天,问他姐姐为什么还不嫁,陶弟回答说等四十三个月。

后来陶弟回南京经商去了,四十三个月后,马妻病死,陶姐嫁给了马某。

陶姐家富,马家穷,宅子一半豪华,一半简陋。马某先开始清高,后来也就接受了,于是把家合并,弄的很豪华。

后来马某在南京找到了陶弟,又把他带回家。

陶弟认识了马某的朋友曾某,曾和陶都特别能喝酒,俩人成了知己,天天喝得大醉。

有一天,陶弟喝醉在院子里变成了一株菊花,马某才知道他姐弟俩是菊花精。

后来,陶弟和曾某都喝死了,陶弟变成一种特别好看带酒香的菊花,叫“醉陶”。

而陶姐善终。


蒲松龄评:“青山白云人,遂以醉死,世尽惜之,而未必不自以为快也。植此种于庭中,如见良友,如见丽人,不可不物色之也。”


我没有评价,悠然神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