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早晨瑜伽葫芦丝的一天。感觉多了,兴趣就来了。今天的课上的兴趣昂然,不是因为老师变了,也不是因为老师的教学方式改变,而是我的心境变了。
瑜伽课我不再关注老师的课上的如何磕磕巴巴,学员的素质如何令人烦躁不安,而是关注自己在瑜伽的成长和修炼。一首内观流练得我大汗淋漓,很是通透。抛却瑜伽课所有的不能接受,一想到还能在一首曲子里大汗淋漓,忽然就心情舒畅起来了很多。
葫芦丝课请假了一大半人,继续练上周的旧曲子,起先接触知道曲子是个十二级的曲子,心里先入为主的产生了畏难情绪,内心的抗拒随之而来。后来沉下心来慢慢练了几遍,发现曲子难是难了点,但正因为有难度,挑战性自然就有了,有了挑战性内心的求知欲也瞬间被激发了出来。世间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肯努力的自己。思路一变,畏难情绪不自觉的消除了,曲子吹奏起来自如了许多。
无论瑜伽还是葫芦丝跟班练习最大的好处是全情投入,容易进入状态,也会不自觉的被同学们带着一起踏着点子进入。学习的氛围到了,事倍功半自然就有了。
下午的时间不再给自己安排任何事,午休起来开始对着屏幕一通文字输入。有点低沉的情绪渐渐好了起来。
说到情绪的低落,还是在外人的故事里,感悟自己的心事吧!
一起练习瑜伽的闺蜜在去瑜伽馆的路上说了这样一句话:古人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现代大多人是用你还要疑你。
闺蜜这句话的感悟来自她家的家务事,她说的是她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对她的态度。
闺蜜家兄妹三人,其中大哥是父亲前妻所生。闺蜜说她母亲嫁给她父亲时,大哥已经三岁多了,自然是知道现在的老母亲并非自己亲生母亲。有文化的母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结婚后立志要做个好后妈,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这个大哥身上,对大哥无条件的宠溺是她母亲嫁给她父亲后就养成的习惯,相比对大哥的宠溺,对于她和二哥母亲从小就很是严苛,一言不合就会严加管教。
她说母亲对大哥的宠溺持续到现在,在父亲去世后快四十年的时间里,母亲坚持跟着大哥一起生活,对于她和二哥主打一个任其自然。而今她和大哥都已经退休,母亲每周叫她去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大哥大嫂做好吃的,她感觉自己就是母亲讨好大哥两口子的工具,心里很是难受。关键是有着较高退休工资的母亲,一方面用着她,一方面还防着她,唯恐她打起自己遗产的主意,这一点让她很是难受。
在我们这个地方,女孩子很少有分到娘家遗产的先例。闺蜜自己有退休工资,女儿也很优秀,她说她自己是从来没想过母亲的遗产,但是母亲却还是要防着她,她心里很是受伤害。
之所以想到闺蜜的事。其实说到底还是感叹自己家的一些事。
记得当年奶奶在最后的半年,生活已基本不能自理,但是脑子仍然很清楚。她喜欢吃妈妈做的饭,妈妈每天饭前都要问奶奶想吃什么,做好后亲自端到床前。后来妈妈突然就不再进奶奶房间,饭前她会打发爸爸去问奶奶要吃什么,饭好了她也是让爸爸端到床前,遇上不在家的日子,妈妈就会窗外问奶奶吃什么,做好饭也会端到窗外放下,叫房间里的人出来端饭。奶奶去世后,我问妈妈为什么后来不再进入奶奶房间了。妈妈说奶奶防着她,几次她进去时发现奶奶在藏东西,还有几次她进奶奶房间时,奶奶和姑姑们正在说话,她进去的时候几个人表现的很不自然。
妈妈说:觉得奶奶和姑姑们在防着她,她就再不进去了。起初听到妈妈这么说,我心里想的是妈妈会不会是太敏感了,奶奶一个农村妇女,能有啥宝贝要防着妈妈的呢?
后来奶奶过世了,一次偶尔的机会我发现奶奶生前当作宝贝的梳妆盒出现在了堂姐家的卧室后,我忽然对妈妈说的话有所感悟。原来妈妈不是敏感,而是奶奶和姑姑们的一些行动让她感到了受伤害。
后来我和妈妈在交流起这件事,妈妈就说我:你太单纯了,我们可以真心实意的对别人,但不能保证人家也能以同样的方式对我们。
母亲没有读过书,但外公是个读书人,母亲从小手外公的教育,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一点我年轻的时候根本体会不到,这几年年岁大了,我忽然发现妈妈说过的很多事,虽然在我看来俗气,但却很有道理。
疑你用你的事,相信每一个人都遇到过,只是如果对方是我们不太重视的人,也就不会太受伤。但如果对方是我们看的很重的人,就不一样了。
去年国庆之后,改嫁四十年的婆婆病了,三个儿子衣不解带陪伴左右照顾三个多月后,二哥和那人陆续撤离,偶尔去换个班。距离婆婆生病至今,已经半年多时间了,那人基本是每周去一次,去的时候总会大包小包的买一堆东西带着,到了就帮着洗洗刷刷各种忙乎完才回来。
有一天回来的很晚,我问他,你为什么不住下来,又不是没地方住。他说:住什么,老太太防我就像防贼一样,我还怎么住。
我一听就笑了,防你干嘛?老太太很有钱吗?
有没有钱的老太太怎么可能跟我说实话。防不防的你还不知道。去年我带你去看,老太太让你给她带耳环那事你忘了?
怎么会忘呢?不是我没动她的耳环,也没动她装首饰的包呀。
是啊,我们弟兄三人都知道你没动那个包。但是老太太晚上就说了一句:小杨是不是把我的黑包拿走了?我怕你生气一直没敢跟你说。当时你不知道我有多生气。我说小杨自己的首饰都不带,拿你的包干啥。老太太就没再吭声,后来还是三哥将包从卧室拿给她后,她再没说话。
她怀疑你,不就是防我吗?那人停顿了一会补充说。
防就防呗,我们自己怎么想的自己还不明白吗?我宽慰那人说。
事情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呀。那人叹了一口气说。
老太太之前给三哥买了个车,当时老太太应该是要防着三哥呢?就挂在了我的名下,我当时也没多想,想着老太太也没驾照,挂就挂吧。这车买来后一直是三哥在开,我也没沾过手,最近我提出趁着老太太在世,将车过户时,老太太说,车挂在你名下,你三哥开,我心里踏实。
这话说的,我忽然反应过来,敢情这是在利用我牵制三哥呢啊。这不明白着为了自己的利益,给孩子们制造矛盾呢吗?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老太太的智商。我笑着对那人说。历经世事,老太太有的是手段。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永远无法懂得亲人之间还需要这样算计着过,何况外人呢?做人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