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如果想减肥,去健身房锻炼比去饭店更容易成功。如果想学习,在安静的图书馆比边开车边想着读书(我已经看到有人这样做)好得多。如果想放松,我们就休假去海滩或者去爬山。那么,如果你想变得富有,你就要寻找一个有利于成为富人的环境,一个能够强化大脑三部分的环境。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公司和学校无法给大多数人提供这样的环境。
有感:
人是环境的产物!
环境决定潜意识,潜意识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实验数据显示一个人的收入约等于身边交往最多的5个人收入的平均值。所有的改变始于环境,始于自己的朋友圈。
在舒适的圈子向上社交!跑圈里能快谁都不愿意慢,能跟谁都不想掉速,如果想出成绩,一是自己足够努力,二是和比自己配速快的人一起训练。这是说跑步成功的不二法门,可是如果换做赚钱,好像就显得功利,但我不这么想问题,钱财固然重要,但我更看重的是拥有钱财人的背后品质!!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以他们的努力哏劲以及做事方法,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论是向上结交还是向下结交都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毋庸置疑的是肯定是向上结交会学到的更多。
努力丰富自己,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朋友不是用来抱大腿的,而是“我值得”!!!
如果一切顺其自然,按部就班,那么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年,如何过一年就如何一生。我决定尽量在“看得见,想的到”的地方,都加上一些下意识。
比如吃饭的时候我就下意识的提醒自己细嚼慢咽;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下意识的提醒自己谈话内容主题;工作的时候先把最大最难的青蛙吃掉;跑步的时候尽量匀速或者倒三角;制定月计划的时候,下意识的提醒自己每个月见一个有趣的人,或者结交一位新朋友,这样出门再遇见人的时候心里会斟酌一番,还是那句话不是功利,而是给自己原本的行为增加杠杆!比如跑步来了新跑友,可以理会也可以不理会,当有了计划就会下意识的去结交同频志同道合的人。本身自己也是跑步,如果在此基础上又遇到生活中也聊得来的伴,不是很开心吗?心烦了打个电话开导开导,这不也是杠杆作用吗?跑步可能解决不了情绪问题,但是跑友可以。多个朋友多条路嘛,不管双方是谁成就谁,一个受益一个有成就感,这种开心就是跑步以外的附加值。如果彼此资源共享还能一起做一些实质的事情,那也是杠杆原理。所以要有升级圈子的意识,不能随波逐流。
如果每天都有这样的下意识,三个月会变化非常明显,一年会有一个大爆发。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归纳行为,总结心里思想,明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以终为始倒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