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从一个经济还算可以的小镇的镇中学毕业。那年的中考,超常发挥了一把,考了806分。能上我们市里最好的高中__潮阳一中。父母希望我能去金山中学读书,在我们村里,那是神一样的地方。传说只要进了金山中学,那就是一只脚进了大学的殿堂(但是那时候不知道大学的等级也是那么复杂,见识太少了)。爸妈用了吃奶的力气把我弄进了金中。因为住宿,当时我记得开学的时候跟他们说:这三年我就不回家了,我就在学校读书吧。他们笑了笑,不回答我。我心里在想,估计金中都是一帮书呆子吧。
开学了,揣着生活费,我爸骑着摩托车,绑着行李,满面春风的送我去学校,当时身上别着一个BB机(摩托罗拉,后面就成为了我的闹钟,我家里人一次都没呼过我)。之前已经来过几次了,所以开学也就不惊艳了。
去到了宿舍,当时已经有同学在里面了,谢林浩比较让我惊艳,什么都准备好了。我跟我爸去外面吃了个饭,他就走了,回到宿舍,每个人都挂起了蚊帐,入好了被子。刚好那天就近的洗手间没水了,水要从外面提来。我拿着个桶,从外面踉踉跄跄的提了一桶水,手臂肌肉乳酸已经暴涨,酸痛不已(想不到原来自己那么弱鸡)。不会挂蚊帐,不会入被子,感觉自己完完全全的废物一个嘛,以前在家里家族都我姐他们干完了,不是富二代,可是这些活老师没教过啊!!一筹莫展,绞尽脑汁,不知道该怎么好。还是那个谢林浩,走过来教我抹干净床,挂号蚊帐,入好被子,心存感激,要不然,我就是全宿舍唯一一个没有挂蚊帐的人了,太鸡立鹤群了。但是,第一个周末我还是没忍住,自觉疲惫的回家了(对不起,我没守住承诺)。
高一的物理老师,我们的篮球教练,看我身高还行,拉我进篮球队。可是没有系统的训练,连篮球那一年的年级篮球比赛实在是不堪入目。这个不细说,第一场的得分王是我们篮球队长李栩,第二得分手是李梓楠同学,具体得分你们自己猜,哈哈!!
见识呢,就举个例子吧,认识从鞋开始,初中的时候完全不知什么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的存在。当时觉得很好看,觉得应该可以去买一双,揣着几十块钱想趁着进市区一趟,奢侈的消费一双。后面我发现是我想太多了,还是乖乖的去买了一双回力,当时还觉得电子表很酷,花十五块买了一个(但是很快就坏了了)。
学习呢,我发现这帮同学太残忍了,感觉个个都跟天才一样,不怎么学也能很厉害。跟我一起同个中学来的四个同学基本上都能跟得上,我是完全不行,越来越不想读,后面干脆就放弃挣扎了(但是还是觉得自己上个大学是没什么问题的,都不知道那里来的无知的信心)。等到高三了,两个事情触碰到了我的神经:第一是忘了哪次考试后,考完之后传出了要从后面分个第九班(这个事情是我一直吐槽母校的事情,做得不太地道,你弄个尖子班不行吗?你把后面的同学弄个第九班是什么意思?不喜欢)。当时排了三百多名,刚好躲过一劫。(我不是说第九班的同学怎么样啊,不要见怪,请理解这是我对母校最大的吐槽点)。第二是填志愿前的家长会,我爸和我叔来了,开完之后问我想报哪个学校,我心虚地说了那就中山医吧。从那次开始后,第一是跟我爸要的钱多了,因为我要去补缺。第二便是开始了每天早上凌晨四点搬个小凳子去洗浴间看书的生活。我很庆幸我醒悟的时候还有点时间,第二感谢张学昭老师的不嫌弃(实在的基础薄弱得有点难看)。也感谢黄映柳跟余克生最后紧张时期的陪伴!!
生活呢,点点滴滴,趣事横生,太多太多,例子举不胜数。以后等同学列出段子集锦,有我参与的我再补充。
进入大学后,还是跟高中的同学联系最多最密切。这里面没有华丽的语言,口述而已。借着今晚喝了点小酒,拿起酒杯,遥敬一杯,祝同学们身体健康。感叹一句:那三年,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