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王盛菲的回乡日记,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想起了我的哥哥和父亲,父子之间有时候不一定成朋友,很多时候都在暗暗较劲,小时候我就看了父亲和哥哥之间的彼此不服,有时候他们之间还需要妈妈或者我来传话,那时候父亲四十多岁,哥哥20出头。后来哥哥结婚了,做了领导,父亲见了哥哥脸色好了不少,但还是会批评,哥哥不再跟父亲争论,父亲说什么他都答应,直到父亲生病了,躺下了,哥哥辞职了,专门照顾父亲两年,父亲去世的时候,哥哥给父亲洗好穿好衣服,把父亲抱进了他偷偷给父亲准备好的棺木,一路流泪和大伙把父亲送到了偷偷选好的墓地。现在,哥哥变成了父亲,也像父亲一样教训他儿子我的侄子,一样的年龄,他四十多,他儿子二十出头,一米八二的警察侄子总被他训得一愣一愣的,侄子找我诉苦,我说忍一忍吧,等你过几年有出息了他不训你了,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有点心酸,因为那时候我的哥哥也老了,都说男人三十血气方刚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可这知了天命也把自己经营了大半辈子了,唯有那点遗憾和失落或者那种被冠以“情怀”的东西,让人不得不想到给自己寻找一个老了有尊严的离开的方式,文中父亲的做法就是如此,给自己安排的棺木,选好了放那里,是敢于面对死亡,不愿意上漆,是不愿意过早屈服于死亡,看到长霉了就会觉得自己的健康有状况,复杂的心情复杂的生活压力,让父亲诚惶诚恐却假装坦然。
前阵子,收了个学生,十岁,死犟死犟的,跟他爸爸整天斗得不可开交,学习一塌糊涂,上课捣乱下课打架。他父亲忐忑不安的把他交给我时,我笑哈哈的接受了,无仇不父子,他们这种彼此看不惯我已经不当回事了,一个月后,孩子的成绩直线上升。父子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我只用了一个办法,讲我父亲和哥哥的故事,另外一再跟学生说,你到你爸爸这个年纪就会理解他为什么会管你了,或者你有了孩子以后,就会知道为什么会对孩子这么严,没别的,他就是希望把你教育好,免得在外面吃亏,如果你将来有出息,或者你孩子有出息,你们都会骄傲的,️甚至不惜认输。。。
父子,父女,母子,母女,一代代的轮回,一代代的身份转换,让我们相互选择相互PK,却从来没有赢家。有一个很有名气的作家老师,他的文章算起来的业内被公认受欢迎,但他的父亲却不屑一顾,他一直都觉得父亲那点本事没资格嫌弃自己,有一天搬家的时候,发现了父亲年轻时候写的诗,朗朗上口行云流水还带有丝丝的飞檐走壁,他才知道,父亲嫌弃他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他费力的爬上某座山顶,而他父亲却喝着茶摇着扇子在目的地等他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