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早晨,确实有点冷。今天的天气还不错,阳光透过建筑物的空隙,洒落在人行道上。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我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暖意,向市中心走去,脚步也逐渐慢了下来。
走到十字路口的转角,一阵油炸食物的香味飘了过来。这里有一个炸鸡腿店,店主起的早,已经开工了。我正想着要不要来一份时,一个身穿破旧黑色大衣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他头发杂乱,颧骨高耸,脸颊凹陷。只见他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在炸鸡腿店门口的垃圾箱旁停顿了一下。弯下腰探头往里看了几眼,又直起身,脸上一副漠然的表情,从我身旁走了过去。
咦,这大概是一个流浪者吧?前几天我还和儿子说,已经好多年没在宜兴街头碰到流浪者了。观察一下他,回去是个好的话题。
我悄悄跟着他,走向了不远处另一个垃圾桶。他还是相同的动作,还是一无所获,然后,他又走向了下一个。
我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遭遇使得他流落街头?为什么他有健康的身体,不去努力劳动,却以捡垃圾果腹?他有没有亲人,为何要离开他们,独自流浪?
也许有些时候,他的善良热情会被人当成不怀好意,他的乐观会被人当作没有自知之明,他的梦想会被人当作背后嘲笑的对象。
挫折、失败,一个接着一个的到来。也许他承受不了命运的磨难,无法面对亲人的期待,于是,流浪,流浪远方。
我愿意相信,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尽管生活那么不尽人意,接连的失望使得他无法保持微笑。但他仍在用他的方式劳动,努力收获他的劳动果实。也许收获总是那么微不足道,甚至满足不了生存所需。
如果一个善良的人,得不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是这个人的错还是这个社会的错?如果他对这个世界彻底绝望,那时又会发生什么?我胡思乱想着。
迎面不时走来几个路人,有的根本没在意他,匆匆而过。偶尔有一两个多看了他几眼,却也没有停留。
看着流浪者不断重复着搜寻垃圾箱,却一直没有收获,我也就准备结束这无聊的跟踪了。当我放好手机,打算回头时,对面的一位美女停了下来,把手中的塑料袋递向了流浪者,袋子里是两个馒头。
流浪者迟疑了一下,疑惑的看着美女,嘴唇微微张了张,却没有发出声。美女坚定的伸着手,又晃了下袋子,向他再次示意。
流浪者把手在衣服上抹了几下,接过了塑料袋,美女微微一笑,从我身边走过。两人交错时,她淡淡的看了我一眼。
流浪者有了早点,就放弃了对垃圾桶的搜寻,回过头来,边走边吃。
我也转身向街角走去,脑子里面,一直停留着,美女看我的那个眼神。她为什么用淡淡的目光看我呢?我也做不了什么。两个馒头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不过是一顿早餐而已。
我突然想起,昨夜看的书。胡适先生写的序里提到,周栎园《书影》里有一则很有意味的故事:昔有鹦鹉飞集陀山。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尔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
适之先生点评说:”我们明知小小的翅膀上滴下的水点未必能救火,我们不过尽我们的一点微弱的力量,减少良心上的一点谴责而已。”
想到这,我似乎明白了,那淡淡的目光里有着别样的深意。
”帅哥,你要来份鸡腿吗?”老板娘看我呆呆的站在门口不说话,就提醒我。原来我已经走回到炸鸡腿店门口了。”好的,给我来一份。不,两份!”
15元买三送一,鸡腿又涨价了,记得最早是11元,12、13,现在到15了。国家统计局说扣除猪肉上涨因素,CPI基本未涨。如果扣除这个流浪者,我所处的也基本是个和谐的社会。我又想,一个没有不和谐因素的和谐社会,真的和谐吗?
来到流浪者面前,我把鸡腿递给他。这次,他没有迟疑,看了看我,又在衣服上擦了下手,接过鸡腿。他朝我点点头,嘴角上扬,微微露出笑意。我也朝他点了点头,就此离开。
希望今天的馒头和鸡腿,会使他明白,生活不会都是失意,生活也会有惊喜。只要他鼓起勇气,继续坚持,努力和命运斗争,人生的低谷总会过去,转机一定会到来。
以前看过一长篇小说,主人公成为大房地产商后,尔虞我诈、醉生梦死的生活使得他对社会失去了信心,他决定放逐自己,长期流浪西部。回到家乡的第一天,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他买了一杯咖啡,蹲在CBD豪华商场的门口,看着人们远远的从他身旁绕过。困境中的商场总经理经过时,误以为他是乞丐,顺手放了一个硬币在他的咖啡杯里。发现不对后,面红耳赤的总经理赶忙向他道歉,然后匆匆而去。一段时间后,主人公无意中得知她正在四处奔波,拯救她的企业。为旗下所有员工的未来,而不是为了自己,主人公伸出了援手。主人公告诉她,一路走来,是她以及像她那样的人们,用她们人性的光辉,照亮了这个黑暗的世界,恢复了他对这个世界的信心。使他明白了,每个人都对这个世界负有道义和责任:帮助老弱病残,促进社会进步。
走了一小段路,我忍不住,又回头去看他,流浪者正在路边享用早餐。一辆行政管理车开了过来,下来一位男士,拿出手机对着流浪者的背影,拍了张照。
我默默为他祝福,祝他天天都能吃饱肚子。民以食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