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1、明确分组、分工。实践证明,异质分组法是比较科学的一种分组方法,即依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以及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搭配。合作小组的人数,可以从2人配对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之后再逐步发展到6—8人。恰当分工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担任一个角色,如在学习《蜜蜂》一课时,由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他们是:小组长、检查员、发言人、噪音监督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都有不同的职责。小组成员各负其职,职责分明,全面互助,因此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在合作小组成员关系比较融洽的基础上,还可以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2、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不是大事小事必合作,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而不是个体性任务。例如,学习《露珠》一课时,先让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画画、朗读、讲故事、做实验、表演等),然后每组任意点其他小组的一名成员汇报学习成果,被点到的同学就代表这个小组,集体荣誉感特强的孩子们群策群力,互相帮助。这种由小组之间的竞争所形成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3、指导倾听与互助。因为年龄特点,学生常常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针对这一现象,除指导好孩子们有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外,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听其他合作者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听清别人说了什么,哪里说得好,还有哪些不足,再想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帮助、收获;想我该怎么说。这一做法使孩子们的说建立在听的基础上,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4、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两三分钟的讨论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刚读完课文,最多自学了几个生字、生词,想都来不及想,教师就开始检查小组学习情况了,学生无法触及较深刻的内容,因而提出和回答的都只能是些肤浅的,甚至是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问题, 或者根本提不出或回答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因此,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
1099.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合作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合作学习的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并很快被世界各国认同并发展起来,这种学习方式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出发,激...
- 一读到韩雪屏老师的这篇文章《课堂教学中的水平性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之五》,我就想起了用学情构建课堂教学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