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奇葩说》第七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辩题:“孩子作业太多总是写到半夜,应不应该跟老师理论?”
陈铭认为应该,啪啪丢出三个非常精彩论点,①写到半夜是结果,作为家长搞清楚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②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从而影响孩子发育;③孩子写作业到深夜会困,产生只要学习就犯困的条件发射(行为心理学)。而如晶最后30s的结辩,堪称强悍,把局面重新扳回来。
原话是这样的,她说,“在这道辩题里,孩子是沉默的,孩子在干什么?孩子在写作业。你觉得想要ta长高,孩子在乎的是自己作业的成绩,这道题我是切切实实站在孩子的立场,让父母们看到,孩子有在自己解决问题,要关注孩子本身喜欢的是什么。有的孩子喜欢玩,有的孩子喜欢学,他写作业到半夜,尊重孩子。”——关键:“让父母看到”、“孩子有在自己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是父母非常重要的课题。父母最常犯的,是忽视孩子的感受,孩子哭,就叫他不要哭,其实妈妈一句“妈妈看出来你很伤心”,孩子情绪就能安定下来。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父母替孩子做很多决定。
想起昨天上午上俪萍的父母课堂,我们讨论了“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反过来先想想,为什么孩子会主动学习?是因为孩子有求知的欲望。怎么才有求知的欲望?让孩子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当孩子降临到世界,必定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好奇,“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会用手摸,用眼睛观察,是天性使然——孩子是有求知的欲望的。当孩子产生好奇,小时候问爸爸妈妈,上学之后问老师同学,或者自己看书找答案(自然主动学习)。所以,作为父母,很简单,对孩子给予充足的耐心,培养他们动手能力,有机会多带他们到处走走,开豁视野,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注意,这里用了“引导”,是一种开放式的提问,而非“你应该听我的”。我们要成为顾问型的父母,而不是控制型的父母。作为父母要明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任务,不是父母的,而且,孩子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需要被“看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需要被“看见”。梁秋阳是一个打了十年辩论的辩手,他在节目里也提到了#共情能力,非常打动我。他说,过去他曾经一直以为说话无非是内容、观点、表达符合逻辑就够了,最重要的其实不是你说了些什么,而是你对面听的那个人,想要的情绪点是什么。#共情能力 需要我们站到别人的角度,或者说对应、关照、投射到别人情感需求的那个东西。“让他人感受到被“看见”,是表达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