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格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读书会 张镇 第二章 贯彻“一一对应原则” 二、在美国的经验——销售与进货相对应
本小节是一个实例的案例。讲述了京瓷美国事务所初期盈利波动很大的原因。销售发票的开出时间和进货发票的拿到时间上存在时间差,特别是在月末时候,就会出现销售开票,而没有进货发票,导致利润很高。因为有出项发票没有进项发票抵扣。然后一周后进货发票到位,则费用很大,造成下月赤字巨大。这就是月度结算不平衡的根源所在。看似每票货物都遵循了依据事实处理,但是由于销售和进货没有一一对应的处理,就造成了这种盈利波动大的局面。稻盛先生提出的方法非常简单实用,值得我们借鉴。即用“一一对应原则”,进货时一定要开进货票据,作为对京瓷的应付款进入成本。到经由银行的装箱单来了之后,再和进货发票对冲,将应付款转为应付银行债务。这样一个简单的变化,就让每月的进货和销售都能实时且“一一对应”的反应出来。因此,从中得到总结,看似按会计制度做账,但是如果不考虑进货和销售的发票的时间差问题,只是简单套用会计方法,就会出现结算报表的巨大波动。但是做出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让每月的结算报表真实反映经营状况。所以如何遵循原理原则,并遵守“一一对应原则”来进行会计工作处理,是值得我们学习深思的。我们的企业其实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情形。以上是我对本小节的浅显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