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你们都开拔去了哪里?
好不容易逮个长假,就算堵死、挤死、累死,也还是要珍惜节日的“仪式感”,一定要云游千里。
1
国庆前晚,闺蜜开完会下班,发来微信说,听到满大街都是拉杆箱四面八方奔走的声音,路上早已车水马龙,节还没到,气氛就燃了,这简直是个太有仪式感的长假了。
最喜到处晃悠的我,要是在过去,一定会早三个月开始筹谋,提前两个月整理攻略,节前一个星期收拾妥行李、买好路上物什,事无巨细,以一种年度最最重大事件的样子,用恨不能勒死的劲头来拥抱它。然而这两年,因为老二太小,除了胸前这个大肉坨外,一想到搬家似的行李,所有的冲动立马都化成了老实待着。
给老大约了课,划了带娃短快娱乐项目的重点,然后给自己列了个充电清单,7天立刻就满满当当的了。
驻守本城的时光,从没如此清静过。驱车市内也不堵,散步不见熙攘的行人,想打印份彩色资料走了一公里发现5家影印店关着门,后来在体育馆运动累了,想到常去的水果超市买份酸奶,居然挂牌歇业四天,晚上在外就餐,周边全是听不懂的口音,以及拖着行李箱的食客,转战到网上想置办点换季物品,居然也没有值得费时一览的性价比。
突然间,那些热闹和有趣,似乎都被倾巢而出的游人带走了。
所以,这就是我们宁愿在高速上带着电饭锅,万车百里共尝一碗饭香,宁愿在各大游乐场,促膝排队3小时嗨个10分钟,宁愿在诸多名胜景区,以万人朝贺般的背景留下个大头照,以证一游。
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出去,只是因为大家都出行了。我们担心要是被问怎么答?长假漫漫,只有自己的朋友圈连个像样的九宫格都凑不齐,那有多寒碜?节尽归来,哪哪都是故事,无数圈、各大群,我的话题王陨落了怎么办?
所以,我们必须刷存在感。
哪怕只是万人同框的盛景中,有我们马赛克似的身影。
2
记起特别清楚的一件趣事。
暑假时小朋友路上偶遇同学,多日不见,两个小家伙好不亲热的聊了起来,同学张口就问:“暑假我去了美国,可好玩了,你去过吗?”
“没有。”
“那你去了哪里?”
“这个暑假我哪里都没去,只上了几个艺术集训。”小朋友被逼问得有点遗憾。
“那香港迪士尼呢?挺好玩的。你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带你去哦!”
……
后来开学了,小朋友回家委屈地说,教室里谈的全是假期旅游的事情,老师也过问了,自己一句话都插不上,觉得挺没意思的。
对呀,世界那么大,我们该带着小不点儿去看看。
每个家长都这么想,也这么践行着,许多都上升到年度家庭必做大事件,哪怕请假旷课陪孩子云游四方也是有的,因为见识太重要了嘛,因为格局太重要了嘛,孩子都需要有,而且要趁早。
哪怕只是为了让孩子在自己的圈子里能说会道,昂首挺胸有自信,也是值得的。
所以不成想,如今在孩子堆里,也拉开了面对面无限的刷屏模式。
孩子们不再比较谁穿了名牌的衣服,背着昂贵的包包,所有的底气,只需要问一句小伙伴有没有去高大上的地方旅行、有没有到哪里玩过就够了。
可是,这样旅行的意义又何在呢?
有孩子的行程,不该是带着希冀出发,载着美景而归,识一方水土,感受一路真情吗?
无论去哪里,我们都该让假期回到它最初被期待的样子。它是心灵的放松和告别,是新目标的起步,是人际关系的用心梳理,更是对家人最长情的陪伴。而不是跟风随流,裹挟在攀比虚荣的焦虑里,甚至还把这种倚个门牌拍个照、就尽了全程意义的优越感,传递给了尚需培养价值观的孩子。
3
结婚好几年,小宇总算能空出几天时间带妻子出去转转,为了让出行更顺畅,他还专门提前请了一天假,错过高峰期出行。
“其实她不在乎去哪里,哪怕只是一起散散步、说说话、吃吃饭也挺满足的。不过她喜欢海,所以我就带她去海边小住几天。”虽然行程不复杂,但小宇依然做了详细的计划,查找了许多攻略和资料,把行程安排得细致温暖,甚至还准备了几个小节目和惊喜。难得出行,只为了身边人多些幸福感。
每一个假期都值得我们期待,每一处翘首以盼我们前行的锦绣河山,都为我们准备了最好的状态。用心灵去欣赏自然之美,用生命去回应爱的呼唤。不负假期的正确方式,就是能充分利用好这个可以肆意挥霍的时间段,问问自己的内心,去梳理和解决那些平时积攒下来的问题,或是去兑现我们一直没有履行的承诺。
4
内容大于形式。
列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假日主题清单:
如果太久没有呵护家庭,那么就给配偶或孩子一段难忘的相伴时光;
如果久没回家,那就赶紧打电话,陪父母吃一顿有妈妈味道的饭菜;
如果工作需要自己再上一个能级,那就认真给自己来一次集中充电;
如果想换个环境,看看更多人,体验更多事,欣赏更多美,那就做好攻略,妥妥地出发;
如果就想喝一杯老茶馆的下午茶,听一曲民调,吃一口辣,那就带着你的味蕾美美地去吧;
……
总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能在这个假期里画上美丽的句号。
假期不只是为了晒一晒满屏的仪式感,更是让我们能慢下来,滋养内心,休憩整装再出发。
千里之行,莫如春风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