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乃古汀州府治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汀州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置府,前后领辖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宁化、明溪、清流八县。长汀地处特殊,自古为江西、广东、浙江交通之要道,东临三明、南通闽南、西连江西。汀州地处偏僻,战乱较少,社会稳定,山明水秀,土地肥沃,适宜人们安居乐业。汀州为客家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历代北方汉人或躲避战乱,或避天灾,或授官上任汇聚于斯地。
《临汀志》之《户口》(第21页)(宋胡太初、赵与沐·主编: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90年)载,唐开元年间时(713—741)汀州主户:坊市 2889 户。客户:坊市 2396 户。主户比客户仅仅多约百分之二十。足见当时汀州客家户口比重之大。主户和客户,中国宋代根据产业的有无划分居民户等的制度。有常产的税户,划为主户,无常产的侨居者,划为客户。客户亦称佃户、佃客、地客、火客、火佃、小客、旁户等。除一部分组成为城市贫民谓之坊郭客户外,绝大多数散居农村,以租佃地主的土地为生。客户处于农民阶级的最底层。客户在北宋初年占总人口约40%。客观而言,客户之中具有相对数量来自各个地方尤其是北方,为避战乱或病疫迁入之居民。客家先民从中原入闽乃至徙居长汀,遂远播世界各地。汀州在客家先民迁徙史上起着举足轻重之地位。
《汀州府志》(乾隆版)载:唐代迁入汀州者:王、宋、李、毛、孙、饶、廖、郑、林、钟、温、陈、杨、沈、刘、卢、苏、张、曹、罗、邓、伍、江、谢等39 个姓氏。宋代迁入汀州者:陈、王、谢、胡、李、刘、丘、黄、傅、萧、巫、曹、严、马、林、上官、俞、郑、汤、罗、张、易、杜、周等21 个姓氏。
林姓于汀州似乎情有独钟,余查阅《汀州府志》,历史上已然于汀州为官者居然具有140多人次,在外为官者117位。可知,汀州人文景观历史久矣。
长汀县河田镇林氏客家先祖由来已久。河田自古土地广袤,山青木繁,汀江穿田而过,水源充足,素来为客家先民择地而居之风水宝地。故而,河田自古誉有“林半街”之称。
长汀河田自古有三大派系。
其一,汀州始祖林季昌系。《莆田林氏重修族谱》第160页载:九牧长房之林季昌三子、四子于宋末由莆田迁居长汀河田,后迁居三明。
其二、汀州始祖林文德系。《上杭林氏谱》191页载“林文德(约1220--1279),汀州西河堂林氏始祖,讳公玉,字,崇清,祖居福清渔溪上迳村人,宁化知县,遂家入籍汀州宁化石壁村,宋末寓居长汀河田。祥兴二年(1279)二月,陆秀夫负昺帝跳海殉国,公亦与朝廷众员一齐跳海尽忠,谥曰‘忠节’,后遗体运回长汀河田五里岗安葬”。1366年河田事件之时,其后裔徙于上杭、永定、龙岩新罗。
其三、汀州回闽始祖林宗训系。林禄之十二世孙林士弘为唐朝农民起义首领,被唐所灭,子嗣为避难“易林为柴”。林士弘十一世孙柴荣乃后周世宗皇帝。世宗崩,其四子柴宗训七岁登位,是为恭帝。建隆元年正月赵匡胤陈桥兵变,迫使周恭帝宗训禅位,降恭帝为郑王,举族发配于湖北房州。柴太后恐不安,宋开宝六年(973),柴宗训等生谋避患,默然脱身,挈家逃出房州,流于闽之福州济南山而隐,始学圃农,复归林氏,改名为“判官”,延用祖上“济南堂”称号。南唐灭后,公于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途经南平、宁化隐入长汀河田、濯田。公夫妇殁葬于濯田“皇封山”(今黄峰山“天子地”)。柴林宗族称公为济南堂林氏“回闽始祖”。闽西济南堂林氏经二度易姓,故称“柴林”。
中华柴林宗族之根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濯田镇巷头村。因濯田属古汀州管辖,现为福建龙岩(闽西)区域,故称之为“汀州济南堂林氏”或“闽西济南堂林氏”,简称“汀州柴林”、“闽西柴林”。
宋元祐二年(1087),留居南平顺昌小陈坑的巫氏太婆(宗训公之曾孙融公之妣)生六子:五一郎、五二郎、六郎、七郎、八郎、九郎,暨六郎之子万一郎(讳尚卿)挚家迁居长汀河田。宋宣和年间(1119 - 1125),万一郎(讳尚卿)暨弟万二郎(讳尚善)、万三郎(讳尚和)移居上杭郭坊、八郎移居长汀濯田、九郎移居武平中堡,七郎留居河田。
柴林宗族后裔延今遍布闽、粤、赣、浙、川、黔、湘、鄂、滇、桂、港、奥、台,至东南亚各国,人丁已超百万。柴林宗族,起源于公元622年林士弘之子“易林为柴”,迨至公元973年林宗训“易柴复林”,逾351年。此中国运起伏跌宕,家道几度兴衰,史记失真,方志无考。爰柴林宗族历史久远,盖因明清谱牒相对泛滥,交通不便、信息封闭、合谱并族之现象比比有之:《江西万载林氏族谱》(清谱)将柴林宗族接入九牧二房藻公派系;《江右兴邑湖溪林氏重修谱》(清同治1870年)将柴林宗族接入阙下八世林伸派系;《四川自贡林氏族谱》(清谱)将柴林宗族接入林禄八世林玉器(容)派系;《湖南浏阳林氏族谱》(清谱)将柴林宗族接入九牧六房文德公派系……,世系纷杂,谱记误载,谱文讹传,应有尽有。
苍天之树根系起,浩瀚之洋源头来。祖为己身之本,宗为族中之源,追溯祖源,敬祖穆族,春露秋霜,乃晚辈之能。《中华柴林宗族渊源谱》涤清了讹传,归正了世系,形成了比较完整,证据充足,本正源清之柴林宗族文化体系,基本体现了柴林宗族之历史原貌,并取得了柴林宗族文化研究总会暨柴林宗族六郎、七郎、八郎、九郎四大家族理事会领导们之共识。
《中华柴林宗族渊源谱》成功面梓,得益于大中国之舜世尧天,交通坦畅,信息发达之大时代;得益于上杭林义椿、武平林富保、林善珂等宗贤研究柴林宗族祖源之著作引领;得益于长汀林亮老会长之开明指导;凝聚了柴林宗族总会暨六郎、七郎、八郎、九郎四大家族理事会之智慧,汇集了广大柴林宗族后裔族谱爱好者之力量,为将来柴林宗族祖源之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