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的第五天,来到了第八章:好工作是设计出来的和第九章:主动选择幸福。
这两个章节的内容依然充满着智慧,打破了很多惯常的认知,有很多可以划线并让我点头如捣蒜的金句,但更重要的是作者的语重心长和金玉良言推动着我在当下就做出一些改变和行动。其中,最大的收获是,作者帮我分析了到底怎样去做出好的选择。这不仅适用于要给自己的人生进行设计时,也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毕竟,设计人生并不是开始或结束,而是实实在在要去走的旅程。
1.不是没得选,而是不会选
记得很多港片里某个人做错了事,在被揭露后,常常会说这样一句台词:“我没得选啊!”
他们往往把自己犯错的原因都归咎于我是迫不得已的,所以我只能选择出卖、选择背叛、选择不道德。
而事实上,他们选择的是省力,是侥幸。看上去他们遇到的问题无解,好像选项很少,但事实上,他们选择不去面对,不去诚实地面对,对其他选项选择看不见。所以在需要做出抉择的时候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作者认为,人生设计的目标指向的是幸福。而能否获得幸福与如何选择以及如何实践这些选择相关。
而要获得好的选择,首先就要学会“收集和创建选项”。很多时候,我们在这一步就已经错了。
作者的给出收集和创建选项的方法是:深刻认识自己,探索自身与周围世界互动的选项,并开展原型体验设计。
可见,要得到一个好的选择,不是像我们大多数人做选择的那样单纯只看人家会怎么、家人会怎么看,社会的标准是什么,别人是怎么选的,选什么会带来名利。从来没有好好地审视自己,也没有看看别人的标准和我自己真实所想的、和自己的实际有什么关系。更不要说针对潜在的各个选项去展开调查研究,也就是作者说的原型体验和设计了。
在作者的创建的选项的过程中,依然要用到前面几章提到的那些开展人生设计的方法:写出我们自己的工作观和人生观,绘制思维导图,列出自己的3个奥德赛计划。
而如果我们在真正做到以上这些动作之后,要做出怎样的选择其实已经不言自明、一目了然了。
所以作者会说:“与其说你是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还不如说你在心态上有偏差。一个好的、健康的、明智的人生设计选择过程对于获得幸福至关重要。许多人正在使用的选择模式不仅无法让他们从中领悟到真谛,而且他们在做出选择后,也毫无幸福感可言。研究表明:一个人无法得到幸福,是由于他不了解重要选择的设计步骤。”
2.不是没选项,而是太贪心
除了不会选,我们常常还会太过于贪心。
我们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想失去。就好像我们已经拥有了这些选项一样。其实,在我们做出选择之前,我甚至不曾拥有它们。那么又怎么会“失去”呢?
正如作者所说:“那些想象出来的选项事实上并不存在,因为它们不可操作。”
就像我们在找工作时,我们都想找那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完美工作。
但事实上,这样的工作还真的是存在与理想中呢。
这个工作钱挺多,但是事情也好多啊。
那个工作到没什么事,但是工资也太低了吧。
这个工作待遇不错,压力也不大,可也太远太不方便了吧。
于是,我们就陷入了各种纠结之中。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了这样肤浅的比较之中。事实上,我们都还不曾拥有这三份工作的哪怕一份,既然不曾拥有,又怎么说会失去,怎么会害怕有损失、吃亏了呢?
更何况,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并没有去抬头看看那一座叫作“幸福”的灯塔。并没有去和我们的工作观、人生观校准对照。
我们在一堆似是而非的选项中乱花渐欲迷人眼。
最后的结果是,无论我们选择了哪一个,我们都觉得不满足,都觉得亏了。
作者告诫我们:“选项过多=没有选项。选项只有被选择、被实现,才能够创造价值,有益于生活。”
李欣频老师说:“把能量全部投注在你想要的版本上,千万不要去想你不要的版本。”
所以,我们要按照书中前面几章的建议,一步一步去找到那个我们真心想要的版本,而不要把时间精力都浪费在纠结、焦虑那些其实我们内心深处根本想要的版本上。“学会对不需要的选项放手,前行的道路就会越走越顺。”
3.不是太难选,而是没耐心又不行动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给儿子传授写诗经验时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一句“工夫在诗外”道出了成事的真理。
一位伟大的诗人写出传世绝句的时候,那些诗句是只在他写诗的那一刻才进入他的头脑的吗?
显然不是,能写出好的诗作,不是灵感来找他,而是他找灵感。他每天都在思考,都在阅读,都在观察,都在热烈地生活着。这就是诗外的工夫。
樊登老师在讲《好奇心》这本书时提到创造力研究中的“尤里卡时刻”。
什么是“尤里卡时刻”,就是一个想了很久的问题,突然灵光乍现想通了。这是因为之前我们已经想了很久。樊登老师说:“这些东西的来临,是因为我们之前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所以如果你最近没有什么事好想,没有什么特别好奇的研究的话,去读书,往那个数据库里边装东西,不知道哪一刻就会突然起到作用,不知道哪一刻,“尤里卡时刻”就冒出来了。所以不要着急,给自己建造数据库。”
在《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中,作者也提到:“做出决定会产生压力,要先做出恰当的选择,最佳时机是你不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
那是在什么时候?还是那句话——工夫在诗外。
作者认为,要提高决策能力,不仅仅需要智商,也需要情商;不仅要有认知,还要有知觉,并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觉能力。
就像查理·芒格推崇的多元思考模型一样,我们无法靠一套方法、一个模型包打天下,而要综合运用多种模型。
可这样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怎么来的?除了学习,还要使用。
就像作者建议的:“要想让多种知觉方式共同发挥作用,需要培养并且完善你的情感/直觉/精神知觉方法和意识,最常见的方法是进行个人修行方面的练习,如记日志、祈祷或者冥想,同时结合身体练习,如瑜伽、太极等。”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只有平时把时间花在学习、思考、练习上,在关键时刻,在那个“写诗”的时刻,我们想要的才会自然而然流淌出来。
指向幸福的人生设计也不是我们看了书就能完成的。阅读只是开始。
也不是我们花一天时间就能设计完成的。从现在开始的每时每刻,其实我们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设计。
我们通向幸福灯塔之路,是从当下的每一个行动开始的。正如作者所言:“只有真正行动起来,我们才能够铺设前进的道路。”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4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