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今天开始看《觉醒年代》,《觉醒年代》开播以来口碑一直很不错,我原先总觉得这应该有点像纪录片,就不太爱看,但是又觉得这东西还是必须要看的。所以今天打开电视机去看,没想到看了前面3、4集的时候就被里面出现的人物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越看越喜欢。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毛泽东等人在全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时,思考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身上的品质深深地吸引了,我这剧越看越让人心潮澎湃。我觉得《诗经》中《麟之趾》所赞美的人物应该就是属于他们这类人。
《麟之趾》一诗,以传说中的动物,即所谓神兽,来赞美贵族子孙气质高贵,丰神俊朗,高标出尘,非同凡响。
麒麟,是指中国传统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它性情温和,足不踏生草,不履生虫,有额而不抵,有角而不触。麒麟,含仁怀义,而且有威仪。它是将美行、美德、灵智集中于一身的圣灵,是仁德厚慈的化身。在这首诗里就用来比喻温润如玉,从容大方,仁义善良的好公子。
据《广雅》的详述,麟的身体特征为:
第一,“狼题肉角”(仁)。麟,长着象狼那样的额头,这是智慧的象征;头上的独角是肉质的,古人认为这是仁爱的象征。
第二,“音中钟吕” (忠)。麟鸣叫的声音象黄钟大吕,古人认为这是“中道而行”的象征。
(注:黄钟,中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一律。后世遂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第三,“行步中规” “折还中榘”(礼)。
麟行走的姿态优雅和缓、转弯折返时沉稳中正,古人认为这是外方内圆、方正不偏的象征(圆曰规,方曰矩)。
第四, “游必择土”“翔必后处”(信)。
麟对生活环境有选择并习惯在一定区域内活动,古人认为这是“游必有方”和忠诚稳重的象征。
第五,“不履生虫”“不折生草” “不群居”“不旅行”(义)。
麟之趾不伤害生虫和生草,独立而不结党、君子有所不为,古人认为这是义的象征。
第六,“不入陷阱”“不罗罘网”(智)。
麟不会陷入陆地上的陷阱,也不会落入罗网之中,古人认为这是智慧的象征。
像麟一样的君子,值得世人的赞美,也值得被挖掘。因为这个世界上需要善良来弥补世人空洞痛苦的内心。
我真心希望,我们在这里学习古老的《诗经》,能让我们拥有一颗温柔敦厚的心,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心都变得温柔敦厚时,自然地便有了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于嗟麟兮”,让我们都成为具有麟凤之姿,更具有麟凤之质的人!让我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