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原文】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lǎn)①;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móu)麦②,播种而耰(yōu)之③,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④,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qiāo)⑤,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 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jù)⑥,我知其不为蒉(kuì)也⑦。’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于味,有同耆(shì)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 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⑨,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⑧,天下莫不知其姣(jiāo)也⑨。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 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chú huàn)之悦我口⑩。”
【译文】孟子说:“丰年时,青少年大都懒惰;荒年时,青少年大都凶暴,这不是天生资质有如此的不同,而是由于环境深深影响心思的缘故。以大麦为例,播种耙地之后,同一块土地上,同一个时间种的,都在蓬勃地生长,到了夏至都成熟了。如果收获有所不同,则是因为土地有肥沃、贫瘠的差异,雨露的滋养以及人工的管理不一样。所以,凡是同类的东西,全都是相似的,为什么一说到人,偏偏要怀疑这一点呢?圣人也是我们的同类。所以,龙子说:‘不清楚脚的样子而去编草鞋,我知道他不会编成草筐的。草鞋的相似,是因为天下人的脚形是相同的。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易牙最先掌握了我们口味上的嗜好。如果口对于味道,人人不同,就像狗、马与人不同美那样,那么天下人为什么都追随易牙的口味呢?说到口味,天下人都期望尝到易牙的手艺,可见天下人的口味是相似的。耳朵也是如此,说到声音,天下人都期望听到师旷的演奏,可见天下人的听觉是相似的。眼睛也是如此,说到子都,天下人没有不知道他俊美的;不知道子都俊美的,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容貌,有相同的美感。说到心,就偏偏没有共同肯定的东西吗?心所共同肯定的是什么?是道理与义行。圣人最先觉悟了人心共同的肯定所在。所以,道理与义行使我的心觉得愉悦,正如牛羊猪狗的肉使我的口觉得愉悦一样。
【注】
① 赖,同“懒”,另一说,善。
② 麰(móu)麦,大麦。
③ 耰(yōu),平整土地的农具。这里为动词,指用耰来平土,掩盖种子。
④ 日至:指夏至。
⑤ 硗(qiāo):土地贫瘠。
⑥ 屦(jù ),草鞋。
⑦ 蒉(kuì),编的土筐。
⑧ 易牙:齐桓公的宠臣,据说擅长烹饪。师旷:春秋时晋平公的乐师,擅长音乐。子都:《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中有“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毛传》说:“子都,世之美好者也。”疑是春秋郑庄公时的公孙阏。此人因私怨在战场上放暗箭射杀颍考叔,后被揭发,而自杀。
⑨ 姣(jiāo),美好。
⑩ 刍豢(chú huàn),刍,草食牲畜,如牛羊。豢,肉食牲畜,如狗猪。这里泛指各种牲畜。
11·8 【原文】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①,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是其日夜之所息②,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niè)之生焉③,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zhuó zhuó)也④。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⑤,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⑥,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⑦,有(yòu)牿(gù)亡之矣⑧。牿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xiàng)⑨。’惟心之谓与?”
【译文】孟子说:“牛山的树木曾经很茂盛,由于它在都城郊外,常有人用刀斧砍伐,还能保持茂盛吗?当然,它日日夜夜在生长着,雨水露珠在滋润着,不是没有嫩芽新枝发出来,但紧跟着就放牧牛羊,所以就成为现在光秃秃的样子了。人们看见那光秃秃的样子,就以为它不曾长过成材的大树,这难道是山的本性吗?就说在人的身上,难道会没有向往仁义的心思吗?有些人之所以丧失他的良心,也就像刀斧对付树木一样,天天去砍伐它,还能保持茂盛吗?经过日夜的生长,出现了天刚亮时的清明之气,他的好恶与人们的有了一点点相近,可是他在白天的所作所为又将它压制消灭了。反复地予以压制,他在夜里滋生的气息就无法保存;夜里滋生的气息无法保存,他就距离禽兽不远了。人们见他像个禽兽,就以为他不曾具有人的资质。这难道是人的真实状态吗?因此,如果得到滋养,没有东西不生长;如果失去滋养,没有东西不消亡。孔子说:‘握住它,就存在;放开它,就消失;出去进来没有定时,没人知道它的走向。’大概说的就是人心吧?”
【注】
① 牛山,山名,在齐国都城临淄的附近,位于今山东淄博。
② 息,滋生,生长。
③ 萌蘖(niè),萌,芽。蘖,旁出的芽。
④ 濯濯,山上没有草木,光秃秃的样子。
⑤ 放,丧失。良心,善心。
⑥ 平旦,清晨。
⑦ 旦昼,明天。
⑧ 牿(gù)亡,因受束缚而消亡。牿,缚在牛角上使牛不能触人的横木。
⑨ 乡,同“向”。
【心得】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皆相似相通;人类共通的情感就是向善,让自己义理充沛,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之四端皆可充沛。善养夜气方可养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