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集体这样的词汇似乎现在已经被贴上主旋律的标签,在这个人人追求个性,随时强调自由的时代,似乎有些格格不入,或者说被人们主动舍弃,准确的说,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内心还是抱有对集体和团队的期冀的,但是不敢于去明确地表达,身怕自己被别人诟病,或无法融入他们的生活,那么这个他们不也是一个团体么?于此,我们的价值观的确发生了那么些微的改变,我们的话语体系似乎也相应有了一些改变。
集体往往让我们想到集体主义,这是我们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这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肯定是没错的,泱泱大国,不靠亿万人的同心协力,我们无法获得现在幸福的生活,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到了和平年代,我们无法对过去的战争感同身受,所以往往对现在的幸福也就没有那么珍惜,这是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这个时代做集体主义教育,往往被一些喷子和自以为自己很有思想的人所利用,当然这个教育的方式确实应该与时俱进,但其本质是不能变的。我们需要集体的滋润,我们需要集体的协助,我们个体会在集体中发挥更强大的力量,共同实现不同个体的价值。
但这个过程中必然是有先有后,总有人要有所牺牲,所以一个团队中,如果大家都是锱铢必较的,往往会产生很大的矛盾,这样的矛盾足以让这个团队和团体坍塌,所以我们往往在诟病团体对人意识的束缚,影响个体的发展云云,这样的言论往往是带有某种个体的情绪的,在与学生谈心谈话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会一个劲地抱怨宿舍同学这不好那不好,其实他们内心也知道自己也有问题,但他们会把这样的矛盾量化,认为更主要是对方造成的,相较于他们的挑衅或者先发或者量上的对比,本人的错误就少到可以忽略不计,本质上是给自己找借口,有时也有些恶人先告状的意味,伴随着如泣如诉、声泪俱下的表演,有时真令人为难。这样的为难不是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为难,而是他们咄咄逼人地似乎在要求你站他们他们的那一边,殊不知,一个巴掌拍不响,中立让双方都不满意,选择了一方对方会摔门而出抗诉你的不公正,如此种种的戏码大抵如此,大部分冷静后各自内心都恢复平静,但是碍于面子仍旧会保持原来的对抗状态,有些甚至一辈子都无法解开这个心结。
回到这个问题上,那谁又有义务去退让呢?当一个人一味放弃自己的权益,一味迎合他人的时候,这个团队就一定完美和完善了么?就一定完全没有矛盾了么?那可就太天真了。老好人其实更容易被人诟病,没原则没思想不正应了这些自以为的人们的火炮么。于是吃力不讨好,所谓的中立也就不攻自破,落得个没有台阶下,索性自立一派,与双方都老死不相往来。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现象。
集体的意义在哪?我觉得至少有三,第一个用烂俗的话来说,应该是心灵的港湾,让我们都有所承载,让大家有一个依靠,让大家在这个港湾能够开诚布公、坦诚相待,从而形成互相尊重的心理认同,促使各方都有一种平衡的对待,有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心理获得状态。第二个聚焦到行动,那么应该是互补的智库,首先集体是一个智库,这正是个体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个特点来自由成长和生活环境,以及其形成的个体的性格等,这些都让这个集体能过活泛开来,所以优势互补,共同出击,应该是拥有获得感的基础和永续的重要条件。第三个我想从评判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一面真实的镜子。它照亮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集体运转中,我们每个人会有自己的定位,我们在不断磨合中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最适合在这个集体的定位,虽然这个磨合有时是痛苦的,但是当经历多个事件换来的革命友谊才弥足珍贵,时间往往可以验证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需要时间去验证,这就是集体于获得感的时间意义,漫长却历久弥坚。
有人说我很会带团队,我倒不觉得有什么方法,也不好意思这样接下这话,但我自认为还是很有集体荣誉感的一个人,从小学懵懂中做班长为了班级的事宁愿对班主任撒谎,从中学为了班刊、校刊愿意主动出钱出力,虽然被嫉妒心重的同学心机,却也能化解,却也没对世界失望,便发现了对于自己喜欢或者认同的团队,我会选择自然地用自己的真诚投入来带动,但对于自己不认同的,世界观相差甚远的,我似乎还是很难去迎合,或者愿意退让。我也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思维,但思维和认识是决定着行动的,往往我们做的选择就证明了自己对于集体的观念,这似乎没法改变,无力改变,也无意改变。
感谢这一个个团队给我的试炼,我想,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完全领会集体的意义,而我们身处无数个集体,我想把自己放入集体,而又脱离出集体,把个人与集体相融这是最好的一种相处方法,这个道理都懂,但真正要做到实在没那么容易,而在涉及自己利益的时候,你对集体的态度才是最真实的。可能我们都没那么完美,但只要我们意识到,我想就没那么糟,一切都会更好,集体才能真正成为最善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