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注意力与临在觉知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述,老师用注意力更好理解。是这样吗?
答:是的,是为了帮助理解。临在和觉知在心灵成长圈里是个基本的概念,也是共用的词语。但是如果你细问什么是临在?什么是觉知?九个人可能给你十个答案,每个法门,每个导师,每个人对这两个词语都有不同的定义,问题不在界定的明确与否,而是可能产生误解。比如当我说“觉知”时,我意指像“镜子”般的“被动、清楚、不费能量”,而很多人的定义是像“雷达”,“主动搜寻、清楚、耗能”,同样都能清楚但实质内含不同,更不用说还有更深入的细节及锻练的方法。我们用同一个词,确有不同的定义,沟通容易有所误解。我喜欢用“注意力”,一听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更重要的是你立马知道如何做,微课中我们提到要说身体懂的话,我总是进可能讲身体听得懂的话,但头脑往往会忽视与忽略,因为那不是他能了解,他惯常的形式,这是无妨只要身体能懂能做,你会发现自己做得很好而且效果很棒,但头脑还是不明白,一直认为还不会还不懂。这在“养生主灵性按摩”和“神圣舞蹈”的课程中屡见不鲜。因此我改用“注意力”这词来取代觉知,而注意力粗分“头脑”“身体”“情感”三类,每类各有三种不同的层次,而注意力还有“常度”“长度”“广度”和“深度”四种质量,配合道具详细说明至少要花个两小时才有个概念,而那是最精准与清楚的说明。如果你有机会深入明白这些理论,你就会像我的长期学员一样,很少说临在或觉知,甚至都不敢认为自己有“注意力”。
问:开车时可以听音乐吗?
答:你自己可以决定。重点在不影响开车时的注意力,不会为行车带来危险。
问:从生活中的小习惯微改变开始,但经常会被觉得重要的事给干扰,心静不下来,坚持不下去。
问:小事静不下来坚持做,总被觉得重要的事带着走,怎么办?
问:我曾经花时间专门练习洗碗,中午专门去练神圣舞蹈和走路,当时做的时候带着觉知,回到生活中后又打回原型,迁移不到生活中去。工作时我会工作30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比如闭眼,或规律动手,觉知手部动作),但是休息时会产生顾虑,认为别人我感觉我很怪,然后注意力就走散了,有时候这种顾虑不受我控制,自然而然发生。
答:要改变要成长至少要有两样功夫,就像人有两只脚才能顺利远行。大部份的课程都会强调与教导我们“觉知”,而往往很少提另一只脚“不受影响”。因为只有一只脚所以站不久走不远。我们可以锻练出更有质量的注意力(觉知),但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控制力”,那再好的觉知也是一场空。我们需要“自制力”而他的实践就是“不受影响”的能力。为了加强这个能力,我特别设计了“俭易正坐”(易学正坐改进版)来锻练这能份功夫,预订年底会推出。至于回到生活又被打回原行,这表示功夫尚未到家,生活习气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三个月五个月,它是一辈子的功夫,记得“微”字诀,贪多鹜快,挫折大于成就。既然已经开始,又坚持了一段时间了,这非常棒,很不容易啊!,放下对成果的期待,加上“正坐”继续练下去,改变会水到渠成的。“复”的功夫非常重要,“持续反覆”“优雅的重新开始”,把注意力带“回来”就行了,其他的是非对错好坏都随他去,那一点都不重要。这是功夫成就与否的关键,可惜这么多年来没多少人听得进去,更别说去实践了。
问:老师,听禅音乐,让心静下来,去感受当下,这也是一种培养注意力的方法吗?我发现自己近来的节奏慢慢的放慢了下来,心里也定静了许多,非常喜欢这样的感觉。
答:对你有效的就是。听禅音能静很好,如果能听噪音时也能静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