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门尼德的名言,“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一般人听后完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所以我需要解释一下,他说的这个“存在”,并不是指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存在,比如砧板上的菜刀存在,蚂蚁存在,人存在于地球等,他这个“存在”指的是事物背后的本质。他认为事物背后的本质是真实存在的。而他所说的“非存在”,指这一个现象世界,恰恰就是我们说的物体存在。他实际上颠倒了平常人看待“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所以我们才会自然地被他的思想所绕晕了。
当然,那时古希腊尚未有“本质”这一个概念,但自从巴门尼德与毕达哥拉斯以后,哲学家便会把关注点放到事物背后的某种东西,用巴门尼德的话来说,这种东西一定是不生不灭,不变不动的。只要这样,这种东西才能决定眼前这一个在反复生成中形成的世界。
在巴门尼德看来,这个现象世界是流变的,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即现象世界是表象的,这一点完全与佛家思想一致,叔本华欧式化的佛家思想当然大底也如此。但巴门尼德更极端,他认为这个现象世界是不真实的,因此是非存在的。而本质的东西,只有人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因此他又提出第二个重要的观点,“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当然说白了就是思维与思维是同一的,变成了同义反复。
“存在者存在”,通往真理之路,“非存在者不存在”,通往意见之路。几乎与佛家思想如出一辙,巴门尼德与佛家都关注事物背后的东西,而对眼前的现象持超然物外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这个世界中超脱而出。
当然,巴门尼德固然没有和佛家思想有任何继承关系,在此之所以诙谐地说他是佛家子弟真传,只是为了说明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两者的侧重点也不完全一致,比如佛家思想更强调对人自身的控制,成为肉体上的主人,情绪和欲望的主人,有修炼的意味。巴门尼德则完全没有修炼这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