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不出事”心态向“干成事”心态转变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浙江宣传》发布了一篇题为《只求“不出事”,为何容易出事》的文章,探讨了“不出事”心态在当今社会中的弊端。这一话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出事”已经逐渐变成了工作的一种原则。但这里的“不出事”指的并非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廉政底线,而是指在日常工作中避免被问责、不引发舆情风险。尽管表面上这种做法看似无可厚非,但当“不出事”变成一种被动保守的工作心态,甚至主导着工作的进程,便很容易滑向不作为、慢作为的“安全地带”。这样的消极态度并不能有效防范“出事”,反而可能成为问题的温床。
“不出事”心态的背后:消极防御心态的蔓延
“不出事”心态的产生,根源在于一些干部缺乏积极进取的态度,更注重“过得去”而非“干得好”。尤其是在近年来的考核评价体系中,问责制和舆情监管日益严格,部分干部产生了畏首畏尾的心理,担心一旦“多做事”就可能“多出错”。因此,便产生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过于注重自我保护,忽视了创新发展和实干进取的价值。
这种心态实际上是一种消极防御的表现,与其说他们担心“出事”,不如说是惧怕个人利益受损。因此,在工作中,他们更倾向于保守稳妥,害怕承担风险,也不愿意开拓新局面。正如浙江宣传指出的那样,尽管总想着“不出事”,但这种过于谨慎的心态实际上更容易出问题。因为工作中的消极、推诿、不作为,久而久之会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只求“不出事”导致的不作为和慢作为
“不出事”心态带来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催生了不作为和慢作为。很多干部害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推进项目、落实政策时畏缩不前,甚至对一些创新举措、重点工程采取消极态度。这不仅影响了实际工作的成效,还可能拖延发展,贻误机遇。
此外,部分干部在面对复杂的群众需求时,选择“打太极”,将一些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搁置一旁,不敢深入、细致地解决问题。对群众的关切和诉求视而不见,容易积累矛盾和不满。时间久了,这种不作为、慢作为所积累的问题可能最终爆发,导致“出大事”。
“不出事”心态为何更容易“出事”?
从根本上看,“不出事”心态之所以更容易“出事”,是因为它背离了工作的本质和宗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部的职责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然而,“不出事”心态追求的是“零风险”和“零责任”,而不是群众的满意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心态下,干部往往对外部变化迟钝,忽视细节,不注重预见和预防,从而积累了风险。
当工作变成一种“任务”,而不是一项责任时,就容易出现形式主义。表面上看,似乎什么都在“按规定进行”,但实际上只是应付。这样的工作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很难应对,因为干部们缺乏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和前瞻性思维。正所谓“平时怕出事,关键时刻就容易出事”。
匡正“不出事”心态:推动实干担当
要防止“不出事”心态成为工作作风的主流,必须在思想上和机制上进行引导和转变。首先,要在干部队伍中树立“敢担当、敢作为”的价值观,真正让干部认识到工作的意义是为人民服务。各级组织在干部考核中应更加关注工作实绩,营造有功必赏、为责必担的良好氛围,使得干部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
其次,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通过完善容错机制,可以让干部在工作中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办法,减少“怕出事”的心理负担。特别是在复杂的改革和重大项目中,必须鼓励干部大胆提出新思路、新措施,为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此外,要加强对工作过程的监督,防止“装样子”的形式主义和“应付式”落实。监督不仅仅是要发现问题,更要引导干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不出事”心态下的“假作为”现象。通过日常监督和指导,促进干部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形成健康的工作态度。
综上所述,“不出事”本应是工作的底线,但绝不能成为行动的最高目标。干部的目标应当是“干成事”,真正把人民的期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在全体干部中形成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工作氛围。通过完善考核机制和建立容错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得干部不仅敢于作为,而且能够通过实干担当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只有摆脱“不出事”心态,才能让干部队伍焕发出更强的活力,推动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