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推进

—桂山夜话(2025.10.13)

本周起,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活动中的共建学校-六合马鞍中心小学将推荐骨干老师来校跟岗学习。本学期一共两批,每批两人,每批跟岗学习两周。参照本学年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行动计划,需要着力推进成果梳理与表达。为此,以下几点做法,需要遵循。

做法一:形成例会制度。

每周一上午第四节课,组织召开共同体学校核心工作小组会议。交流近期工作,了解进度,明确要求。并安排专人形成会议记录。

做法二:明确成果表达要求。

跟岗学习的启动,意味着围绕共同体的成果梳理也同步进入实质建设阶段。就近期任务来说,有这样几步需要开展和完成。

第一步:明确核心工作小组。孙圣主任为总负责、总协调,李骏副主任与李诗苓干事两位为核心,分别负责教学活动与科研梳理。围绕“三个一”的目标,李骏副主任牵头完成一篇案例,李诗苓干事牵头完成一篇论文和一个课题。

第二步:拟定工作进度。20日前,工作小组核心成员围绕城乡共同体建设每人提出一个课题名称,并辅以简单的研究内容。20日下午,邀请专家指导 ,讨论确定共同体研究课题名称。30日之前,参照课题申报书,完成课题研究方案。30日之后,开启按照课题研究方案推进研究。

第三步:扩大工作影响。上述工作在校区行政例会以及集团校长会议上均做汇报,在扩大工作影响的同时,获取更多智力支持以及资源倾斜。

围绕上述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本学年的建设路径愈加明晰。

其一:重点突破,分层施治。围绕共同体建设,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前者聚焦活动,后者聚焦成果。动静结合。就已开展工作而言,课堂教学推进起来,难度低于教育科研,所以,本学年在正常开展联合教研活动的同时,把重心落在教育科研上面。组织精干力量,成立核心工作小组,围绕课题研究、案例以及论文撰写有步骤、有计划推进。

其二:横纵联合,梳理表达。在“三个一”的目标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是课题研究,所以,以此为抓手,开展教育科研攻坚。在梳理课题名称时,横纵联合,寻找灵感。比如,学校里已经处于结题阶段的-教科研一体化的课题,就可以多学习,多了解,以期从中获得启发,助力围绕共同体建设的课题申报以及研究。

其三:任务驱动,成为需要。这一点对于核心工作小组成员来讲,尤其重要。基于专业发展以及职称晋升等需要,每位老师都要有包括课题申报以及文章获奖、发表在内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题目与内容哪里来呢?真实情境以及任务驱动,是重要载体与支架。于是,对于该项工作的核心小组成员而言,就可以把参与共同体建设作为科研的鲜活素材,写进课题申报,写成案例以及论文。即把个人发展科研需求与参与集体工作有效融合,努力实现1+1>2的实践与研究成效。

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在减负的同时,真正实现提质。避免未经审视未经梳理,带来“集体工作中的多与个人发展中的少”这样一组因未抓住本质而造成的伪矛盾。

写在六合马鞍中心小学第一批跟岗教师到校之际,希望能够抢抓时机,不耽误工作推进。


--2015年10月13日写于桂山脚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