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紫文学沙龙的一篇文章《芭蕉扇下的父爱》在戴南戴窑两地文学界引起了一场争议。
事情是这样的。文友唐金秀在文中提及“查玉下记”,我在校对时发现可能是查《玉匣记》之误,因为这本书我小时候见过。就向王玉兰老师提了出来,可惜当时没有被采纳。文章发表后,戴窑作协主席袁正华先生读后留言说可能有误。没想到王玉兰老师理解错了,以为是查玉下记是两回事,查玉就是查《玉匣记》,下记就是画符。又没有和作者联系问一下,坚持说没有错。
这下袁主席的玻璃心很受伤,郑重其事引经据典写出一篇《玉匣记风波》来,弄出了不小的动静。王玉兰老师认识到了错误,并修改了文章。
这件事也给我敲响了警钟。个人的知识是很有限的,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