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快黑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呀?”
我们都曾被这样问过,也都这样问过别人吧。小时候,父母就这样喊回贪玩的孩子;长大了,夫妻 会这样催促自己的爱人。
是啊,当暮色一层一层加深,当喧嚣一点一点退去,当左邻右舍传出欢笑,当汤锅咕嘟咕嘟翻滚出 热气,而一心等待的那个人还不见踪影,怎么能不着急不催问呢?
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面,就记载了我们深婉焦灼的牵挂和叹息: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诗经·邶风·式微》
式微,是将暮和衰微。
有人说,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因为活没干完,不得不在夜露泥水中受苦。
有人说,这是臣子劝失国的国君早归:如果不是为了您,我何必在此含垢忍辱?
有人说,这是得不到欢心的王后对王的忠贞: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
还有人说,这是灵魂对肉体的抱怨:许多时候,灵魂都是在为肉体服役,为它疲惫不堪。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况是流传两千多年的诗歌。但我更愿意相信,它是从肥沃的 土地里生发出来的野草,至简也至繁,凋零又茂盛,有说不尽的辽远和层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 人,都可以从中体味出自己的心情,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样不同的解读。
“不是不想回来,是回不来呀。”被问的人,一定会带着焦急无奈的叹息,轻轻辩解欲归而不得的 原因。或者是为事所累,或者是为利所驱,或者是诱惑太多而流连忘返,总归是身不由己。而这一 切,都是为了你呀。为了你,我才愿意担负起责任,不分日夜,泥里来水里去,奔波、劳碌。
这是怨词吗?是的,怨飘零潦倒怨生活困苦。可又不仅仅是怨,因为在飘零潦倒生活困苦中,还有 倚门而望的担忧、焦急和呼唤,像一盏温暖的灯,饱含深情地闪耀在凛冽悲凉的暗夜。
世间深情,莫过于此。
我知道你辗转流离的困苦艰难,所以盼望你早些回来可以歇息,你了解我有心无力的烦恼忧愁,所 以不忍焦躁耐心劝慰。这是“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可是,在“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呼唤中,“微君之故”的回答更粗粝也更 郑重,这其中,有忍受也有担荷,有凄凉也有安慰,禁得起霜雪雨露,耐得住炎热酷寒,仿佛生活 本来的样子。
斜晖脉脉,炊烟升起,孩子们在巷子互相追赶,跑得满头大汗,外出的人一脸风尘,远远地归来。这样平淡的幸福并不易得,所以“式微”唱了千年依然生生不息。当我们疲惫不堪地挣扎在红尘,当我们觥筹交错地应酬在华堂,当我们暗自神伤地惊醒在午夜,“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总是会不经意地浮现在心中。“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只要有“君问归期”,我们总还会鼓起力气回一声:“我会早些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