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与亲友聚餐,听来一个发生在亲友身上真实的故事。
故事关于一位中国大叔与他的美国室友。这位美国室友(姑且称他为A)在中国某处教英语,而我们的主角,暂且称为钟叔,两人合租在北京某中心区域的一套三居室里。
钟叔搬进去的第一天,就被厨房的景象彻底震惊了:水槽里糊满了凝固的黄油、奶酪,黏腻不堪;地面脏污,垃圾四处散落,好多只蟑螂在灶台和地面上爬行。爱干净的钟叔看不下去,当即撸起袖子,花了大半天功夫,将厨房从里到外彻底清洗了一遍,收拾完看上去才算是个厨房。厨房里有两个堆满室友厨房用品杂物的柜子,钟叔只在灶台旁边整理出一小块空隙,用来放自己的油盐酱醋。
打开冰箱,里面也是混乱不堪,钟叔顺手整理了一番,将A的东西归置整齐,为自己腾出了一点空间,放入些冻羊肉片等食材。不料当晚A回家后,竟用蹩脚的中文夹杂着英语抱怨,认为钟叔占用过多空间。钟叔不愿跟对方发生争执,第二天便自己直接下单了一台小冰箱,用来放自己需要冷冻的食品。
然而,退让并未换来尊重,对方反而更加得寸进尺。A任务钟叔买了小冰箱会增加电量的使用,心里愤愤不满,竟趁钟叔睡觉后拔掉了小冰箱的电源,钟叔第二晚上才发现冻羊肉片已全部化冻变质,他找A理论,但沟通无果,这种拔电冰箱电源的行为发生了好几次。
矛盾的彻底爆发是在一个深夜,熟睡中的钟叔被一阵框框的砸门声惊醒,门外是喝得醉醺醺的A,借着酒劲嚷嚷钟叔在厨房占地太多,忍无可忍的钟叔一把拉开门,揪着A的头发将其拖到厨房,厉声质问:“你看清楚!到底谁占的地方多?!”
此时的A慌忙举起IPAD威胁要拍视频报警,并高声叫嚣:“我是美国人,不是普通外国人!在中国打美国人,后果非常严重!” 钟叔闻听此言,怒火中烧,一手打掉他的平板,斩钉截铁地吼道:“我管你他妈的是哪国人!在中国的地盘上,就得按中国的规矩来!” 这句当头棒喝,让A瞬间气焰全无,仓皇逃回自己房间。
次日酒醒后,A似乎感到理亏,试图挽着钟叔的脖子,递上一瓶酒示好。但钟叔余怒未消,根本不愿接受这迟来的、廉价的歉意,直接让他“滚开”。听到这里,我起初还觉得钟叔是否有些过于不近人情,然而,随后的转折才让我开始佩服起钟叔的做法。
A向租房中介投诉,并展示了当时平板被打下来的视频。没想到,中介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反而给钟叔打来电话,语气中带着敬佩:“叔,您真牛!这个外国人在这一带名声早就臭了,之前几任合租的室友都受不了他,还有两个女生因为他行为不检点而搬走。只有您,居然把他给治服了,真是太厉害了!太解气了!” 后来在钟叔的叙述中,得知这位A经常带不同女性回家时,想到A身为教育工作者,享受着中国社会对老师的尊重,却不洁身自好,不免更让人心生忧虑。
在不少场合,我们对外国人常会不自觉地礼让三分,遇事也多以“和为贵”而隐忍。但是这种忍让很多时候只会让对方更加得寸进尺,想起之前看三毛书里记录的她自己在宿舍经历的一段故事,最初的她也是事事忍让,结果室友们的行为越来越过分,直到有一天忍无可忍她发了疯的拿着扫把冲着那几个室友大声嚷后,所有人对她的态度才发生了转变,变得更尊重她了,不敢再随意招惹她了,也许这就是人性,人性里有欺软怕硬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