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计 769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2 分钟
如果我们在做事情时,都一定要等到百分之百完美的计画,那么永远都不会有执行的开始 。
领导力中,只要有百分之六十,甚至更少的把握,就开始做了,不会说,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规划到尽善尽美,毫无阙漏,我们才开始做,
所有的事情的规划,都只是一个方向,这趟过程中会遭遇到什么样的风险、突发状况,有些甚至是我们根本无法掌控的变因。
所以,有行动,永远比等待到一个最好的方案计画在执行时,永远来的有效。
在遇到任何决策时,你都必须尽早,尽快地做出决策,并且非常坚定的相信。
即便我们面对的局面在模糊、不清楚,什么资讯都还不完全时,或者说是陌生。
做为领导者,你仍然需要快速做出决策说,这件事开始做。
一个组织里为什么需要领导者,如果什么事情都能够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时,那么这个领导者就可以可有可无。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做任何决策,即使是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也比没有做来得好。
因为即便是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后,还是可以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不断修正,随时调整,不因决策的犹豫,而错失了最宝贵的时间。
如果一个团队有一百个人,一位领导者的犹豫不决导致组织十天没有行动,那么所浪费掉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时间,而是一百个人十天的时间总和。
《哈佛商业评论》研究调查发现,评价所谓大家公认好的领导者,评选出来的都是那些能过快速做出决策的领导者。相对的,那些被评价很低的领导者,往往都是因为做出的决策太慢,而被批评。
犹豫不决,永远是最糟糕的做法。因为当领导者犹豫不决时,整个组织也就会陷入一种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氛围,也就没有行动力,最终将一事无成。
进一步延伸就是对领导者的信任或者说是可靠感的积累程度。这种信任关系,就是建立在任务达成所带来的成就积累。
也许,这个看上去是非常基础的认知,但这却是人与人,团队与团队之间的鸿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