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黑马创业36招”今日开年第一讲,罗胖领衔开课,做了主题为《从罗辑思维到得到,我的创业报告》的分享。 其中提到了他给业界挖的三个“坑”。分别是“u盘化生存”、“社群”、“内容电商”。
不管是作为自媒体kol的身份,还是创业者,抑或是投资人,如果价值观里面都只管生死,未免让人有点难以接受。尤其对于这样的大v,他们说的每句话,都会影响一批又一批的追随者,假如大家都只看重生死,不要名声,这世界就乱套了。
今晚上,我把罗胖的这两张截图发了朋友圈,其中一网友回复,我觉得很有意思。
人对了,事也就对了。
正如这位网友所说,”一般说生死都是最后的纯粹,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缘何这样一位业界大佬总把名声置之度外,只看生死?
就算是这里的生死单指创业,真的可以为了让创业公司活下去,就让自己臭名昭著?业界恶贯满盈?换句话说,自己名声臭了,就算公司活下来了,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这样的公司真的就可以活得很好了?
再有他自己调侃的为业界挖的三个“坑”。毫无疑问,不管是罗辑思维还是得到都是在做内容。我们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不是罗胖每天早上的60s语音,为粉丝提供知识服务,那么恐怕他连流量都无法解决,更别说去卖书,卖月饼做内容电商了。
而粉丝为啥会埋单,还不是因为提供的内容有价值,观点有导向性,当然我们说粉丝只是为了缓解焦虑,也说得过去。得到的推出,其实就是完全应和了粉丝的焦虑,想做又没方向,于是只能不断靠订阅来缓解自己的内心不安和焦虑。但作为一个kol,却总把自己说的话不算话,我想这些焦虑迷茫的粉丝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不管是任何身份,动不动就把生死放在嘴边,为了“生”可以不要自己的名声,更可以不择手段,怎么讲都不合情理。
其实,到底是有名声了可以活更好,还是为了生而不要名声,都是个人选择,但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尤其作为公众人物,我想多少还是要考虑周全一些,不能逞一时口快,而误导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