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对错误的认识
记得多年前我大学毕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对工作流程不了解,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结果导致客户向上级投诉。
记得当时我们工作小组开了个紧急的会议,来问责这件事情。我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羞愧难当,那时候我才真正理解“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这句话说的是多么形象。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作为一个菜鸟,我面对工作中犯的错误的心态是 - 痛苦,自责,愧疚。
再后来又过了两年,随着自己的工作阅历慢慢积累起来,有了对自己是“资深员工”的身份认同。
对于我的工作,如果同事提出了不同看法,我会竭力地争辩,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即便是内心里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为了维持形象,仍要“无理辩三分”。
那时候的自己不允许自己犯错,认为那就是对自身价值的否认。
再后来工作时间越久,合作过和同事越多,我渐渐发现我这两种对待错误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对自己和工作都没有好处。然而我也同时发现,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并不在少数。
二 正确面对错误的三点心得
通过观察他们和反思自己,我逐渐改进自己面对错误的态度和做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三点心得,希望能够给职场中的你带来一些启发。
1. 承认错误,而不是选择逃避。
犯错误会带来痛苦,而人的本能会想尽办法逃避痛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是一个很糟糕的做法。
痛苦说明某些地方出了问题,我们应该直面痛苦,承认错误,才能够从吸取教训。
《原则》的作者瑞·达利欧曾经在书中提到,他对员工的态度是“犯错误情有可原,但不吸取教训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你承认错误并且吸取教训的做法,比隐瞒错误更加明智的,而且诚实的态度会让别人更加信任你。
2. 分清批评是对人还是对事
《一分钟经理人》中曾经提到过对错误“一分钟更正”的概念。其实就是经理人如何对给犯了错误的员工给予反馈。
它提到了两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经理人要明确地批评员工的错误究竟是怎么回事,要非常具体地分析问题出在哪里。这一部分是对事不对人的,目的是让员工意识到错误,但并不是否认员工的价值。第二部分要告诉员工,即使犯了错,上级对对他们还是有信心的,希望他们能够改正错误,争取更好的表现。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管你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分清楚批评是对人还是对事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是犯错的那个人,当别人给我们批评的时候,不管他们表现的是不是像上面这个例子说的这样(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很多经理人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都要对自己的能力和事件本身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判断,不能因为别人的批评就盲目否认自己的价值。
如果我们是那个批评别人的人,就要分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对人,什么时候应该对事,以保证对方既能够积极地改正错误,还不会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
3. 把失败变成好事
《自我激励的100种方法》的作者史蒂夫·钱德勒在书中提到过他的一个习惯,就是当自己遭遇挫折的时候问自己:
“如何让麻烦为我所用?”
因为在他看来很多事情在发生时,看起来是坏事,但仔细回想,却成了给人带来成长的好事。
瑞达利欧也曾说过“我最钦佩那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把失败变成好事的人,我对他们的敬仰甚至超过对成功人士的敬仰。”
因为失败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成功是令人愉快的,所以与直接获得成功相比,人先经历失败,再做出努力,最后获得成功所面要的特质更为丰富。就像杨绛先生所说的,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所以反思错误,把每一次错误都当成改进的机会,我们将实现更加迅速地成长。
三 结语
我现在工作中还是会犯错误,但是我会把注意力从担心别人对我的评价,转移到对真相的追求上面。
比如上个月我做了一个报告,领导看过之后说我的逻辑有问题,如果是以前我的第一反应一定会很不开心,而且极力否认自己的错误。因为我一直自认为自己的逻辑很好,而且之前也有很多人给过我这样的反馈。
而现在我会把它当成给自己带来进步的机会:
首先承认自己的逻辑可能真的有问题;
然后虚心地向领导请教是哪里出了问题,便不要否认自己完成这件事情的能力;
最后反思问题是如何形成的,争取更好地看清自己的问题,带来成长,也就是把失败把成好事。
就像托马斯爱迪生说的:“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成功的方法。”
欢迎关注子莯青青,职场学习者,创建了<青青外语>和<青青美厨>两个连载系列。
往期内容:
青青外语:
记语块 - 英语学习的终极利器和我一起看老友记学英语吧 - 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 (001)
青青美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