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跟选书有关。选不好书,影响阅读体验。
一、选一本好书读起来
1、选择能读进去的好书的方法
1)看作者信息。
评判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作者,如果喜欢,即使他并不是所在领域最优秀的,但依然可以去选择这本书去读。因为我们要的是能读进去。
如果没有特别喜欢的作者,就可以先看一些文章、短视频、直播等,看喜欢那个作者输出的内容,再去做进一步了解。
2)试读电子书。如果决定要读一本书,可以先用电子软件试读,能看下去,再决定是否要买纸质书。
3)放下寻找好书的执念。每本书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好书不一定好读。不妨多花点心思找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吸收率更大。
2、想要多读书,先放下把书看完的执念。读书的目的不是把书看完,而是在于能用得上。
3、优先读什么样的书?当然是对自己脾气的书。如果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脾气特点,那可以试试以下做法:
1)找出自己最能读得下去的书籍类别。无论是经管励志类的、文学类的、家庭教育类、历史类等,只要能找到自己的下去的书,就可以。而对于看不进去的书,就暂时搁置以便,除非工作或考级需要,否则不必强迫自己。
2)找到当下最读的进去的主题。当然,读书可以放纵,但要控制选书比例:70%技能提升类,20%经验知识类,10%兴趣领域。只要是投入的时间、金钱的比例在这个区间,阅读效果就不会差。
4、选书时的可参考书单
别人的书单可以收藏,但不要照着买、照着读,而是带着自己的阅读目标分析书单是否与自己匹配。
二、虚构类的书该怎么读
诗歌、散文、故事等是大多数人阅读占比最高的一类书。这类书塑造的是我们的大脑,适合在生活平静的状态下读,或者是在经历坎坷之后,心境恢复如初后再读。
1、读诗歌,不急于分析意象。因为诗词作者写的内容,很多时候是与自己的对话,与宇宙的对话。他们的诗作带有强烈的思索和自省意味,他们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探索生命的真理。
2、读散文,品味画面感。对想提升文字的人来说,诵读散文可以激发灵感,让文字更加活灵活现。
3、读故事小说,多思考故事对我们的启示。
三、实用类的书该怎么读
这类书中包含常见的实操方法。如时间管理类、心理类等书籍。实用类的书像硬币,我们可以先把他们存在储蓄罐里,说不定那一天他们就能给我们带来帮助。
1、先读提升效率的书,学会掌控更多时间。读完这类书,虽然整体时间没有增加,但是做事会更顺利,也更容易出结果。从而变得更有成就感、更自信。
2、再读心理类书籍,学会情绪解压。这类书建议出声读,可以提高治愈小情绪的效果。
3、别忽视营销类的书,提升自信心
4、穿插读财富思维的书,突破认知
四、经典的书该怎么读
经典书籍往往包含更深刻的思想和哲学、更高的文化价值。更深的知识,可以穿越岁月的浮沉永葆鲜活。
1、读经典要一步步来。想读经典,先读解读版,如图解版、解说视频、解读的书,有一定基础之后,再反复读原著。
2、读经典时可以关注下作者的其他书。一个能写出经典作品的人,他写的其他书也不会太差,因此不必关注他每本书的评分怎么样,找到令我们有触动的,反复阅读就好。
五、畅销书该如何选
1、不盲信榜单或名人推荐。而是结合自己的需求,围绕痛点去选书。读书读的是内容,任何其他外在的因素都不重要。
2、学会判断那本书更适合自己。可以采用“序言选书法”,读这部分可以判断出作者是否用心、写作风格是否喜欢等。
3、畅销书到底要不要读。一本书畅不畅销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被应用,哪怕是其中一小部分。
六、难读的书怎么读
遇到难读的书,我们可以先放放,但是一定要分清楚对我们为什么难。
1、书难读的原因。
1)超过目前的知识积累。如果这类难读的书是当前急用,那就咬牙坚持,用主题阅读法快速浏览基础概念或方法论,在短期内大量阅读一个主题的书,加快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2)与自己的性格脾气相差太远。这类书可以采用画图的方法,把自己的理解用图形、图表的形式画出来,找找关键词质检的联系。
3)排版的问题。从头到尾都是黑字且字体小,让人头昏脑涨,此时可以用荧光笔、便签纸、彩色油性笔等手动增加排版的可读性。
2、读不懂的书,两种“平替法”
1)用图像加以诠释,把难读的书进行内容拆解,结合图片去读
2)用案例诠释,使用书里的方法进行实践应用,结合案例去理解。
文学类的书找平替,就是少儿版或者解读版;方法类书籍的平替,可以从购书APP看买这本书的人还买了其他什么书。
3、阅读,要不断走出舒适区
拓宽我们阅读版图的过程,是丰富和完善我们阅读体系、阅读框架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成就感仍然让人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