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经典第五十三天
继续修习论语第十一讲课《又是十一年的寂寞》
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找孔子学习,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没有得到我们一把手们的认可,但是得到了我们老百姓的认可,得到了这些弟子们的认可,得到了这些有悟性有慧根的人的认可。
群众喜欢他,那些懂得真理的人喜欢他,所以孔子开始了他的授业之旅。解惑,授业,宣讲,把自己的理论布道于天下,所以孔子还有一个称呼叫素王。
什么叫素王,素王相对应的就是荤王。就跟菜一样,孔子是素菜,这些一把手齐景公,鲁昭公,这都属于荤菜。荤菜都属于肘子啊,烤羊腿啊,孔子属于素菜。
素菜之王,没有官职,没有实际的大的官职。但是他的影响力,绝对不亚于一个有官职的人,甚至要远远超越有官职的人。
我们从历史上大家想一想,光公务员有多少,没有几千万,大几百万是有的。但是能留下名字的有几个人。很少很少。
但是大家都知道孔子,虽然没有多高的职务,这就是无冕之王,他活在人民的心中。
所以孔子在这一年,找到了自己的其中一个职业,就是我还可以当老师,我还可以退而修诗书礼乐,我还可以把我对国家政治治理的这种思想体系,通过教育学生传播出去,通过一代一代把我的思想,发扬光大。将来我的学生当中,他们还能去担任我们国家重要的位置,担任重要的职务。
我的思想可以通过我的学生们,在社会当中,展示出来,干吗就非要你自己当呢?你的学生当了总统,那跟你当总统不是一样吗。
你的学生当中,大脑当中所灌输的所运行的都是你的思想,都是你的传道授业,他所做的事情就是你老师做的事情。
所以之前有一天老师下午给学生上课还讲,你们在这上学听课,接受的是我的思想,老师如果把他的思想通过演说,真正的装进同学们的心里,装入了大家的脑子,将来同学们的身上就有老师,同学们的思想就是老师的思想,老师的思想就是同学们的思想。
你将来能干多大的事,就相当于老师能干多大的事。
所以老师讲,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也是很荣耀的事情。
可以弟子三千,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孔子在这一年做的事情呈现出来,大家从全国各地跑来,来朝见孔子。来向孔子学习,学习诗书礼乐,毕竟走正道的人还是多数的。
所以这一年的时候,孔子已经到50岁了,年过半百了。
老师感慨,同学们,年过半百的人,孔子到了50岁,大的官没当上,也不去想这茬了。然后呢,开始找到自己的人生兴趣,他的起步晚不晚,太晚了。
老师说,比他的起步还晚,老师是40多岁,才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兴趣。孔子大概比老师晚五六年吧,他也找到了他的人生兴趣。
所以老师讲,很多人说,我30岁的时候怎么怎么样,那说明你是天才。
真正的人大器晚成,都是往后靠,40以外,才真正的开始他人生走向正途,扎扎实实的走向正途。
自己闷头看书学习,然后把自己的知识传播出去。然后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所以我们再对比一下50岁的孔子和35岁在齐国和晏婴和齐景公要官时候的孔子和17岁时候的孔子,老师让我们从大脑中去勾勒一下他们的形象。
孔子35岁之前的时候,是多么的浮躁,那么46岁的孔子,俨然从他的言谈话语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已经扎实多了,沉稳多了。也不再那么外求了。对什么事情,要保持的这种心境也平淡多了。
但是,孔子虽然平淡了,虽然内求了,但是他内心的那个小火苗还没有熄灭。就是曾经的那点理想,他还有。
所以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情,就叫公山不狃,以费县为基地反叛季氏。
鲁国的大夫季氏,鲁国的贵族,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种人。
那么季氏,他下面的手下叫公山不狃,以费县山东省费县为据点,反叛季氏,然后季氏下面的一个家臣,一个门臣,一个门人叫公山不狃,他派人去找孔子说。
孔先生,您来我这帮我来吧。我现在准备以县城为基地,来反抗一下,反抗季氏。将来咱们能成就一番事业。
《史记》上记载,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这句话老师觉得说得挺悲催的。
是年孔子年50岁,《史记》记载,循道弥久。就是他想着按照他的那个路,就是一个小火苗找一个大官,亲自来请他,像刘备请诸葛亮一样,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担任国家的一把手,然后让他去实现抱负。
这就是孔子原来的道。所以《史记》讲孔子循道弥久,想干这个事,时间太长了。结果到他50岁的时候,果真接到了请柬。
但是这请柬不是哪个国的国君,只是一个家臣,一个小崽,弄一个小县城,还想着跟贵族闹事。他给孔子下了一个请柬。
说你过来吧,孔子过来当宰相来吧,咱们俩一联手,肯定能把他们打个落花流水。
《史记》记载孔子温温无所试。就是这么多年,15年了,从35岁到50岁,孔子温温无所试。
热不热,冷不冷,说凉不凉,说烫不烫,就是这么个在温水煮青蛙,我们的《史记》记载温温无所试,跟这性质就差不多。
就在温水里面这么泡着,莫能己用。没有人用你,没人把你当回事,就你自己,就你孔子自己把自己当回事,别人都没有把你当回事。
50了,终于有人把你当回事,还是一个小崽,占着一片小县城,还想反叛贵族。然后以这么一种不光彩的身份,把你叫过去当宰相去,你去不去?换大家大家去吗?
可能换一般人来讲,可能都不太想去。我再什么,也不跟你们玩呀。咱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可是,孔子真想去,真想去给那个公山不狃,在小县城里助他一臂之力,实现他当宰相一把手的梦想,去完成他的这种社会理想图景,他真想去。
我们教材上说,欲往,非常想去。孔子的弟子在《史记》当中出现了,也就是他前面收了好多弟子,其中一个,子路,《史记》中第一次出现。
子路不说,子路很不高兴。
子路说,哎呀,老师,我都不好意思戳穿您,说老师您这太过分了,我们大老远的跑过来跟您学习,学习您的品格,学习您未来的理想的社会图景,学习诗书礼乐,学习做一个士大夫,学习做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您看看您这可好,老师,您干得这是老师干得事吗?
这么一个小县城,公山不狃他什么玩意儿,叫你去你就去。您是不是有点儿太自贬身价了。子路原话就像老师描绘的这样说的。
为什么老师这么说呢?因为这就是子路的性格。
感恩老师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