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接下来的15天,记住这4点 - 行知堂

编辑:行知堂时值暮春,正逢谷雨。牡丹争艳,柳绿山黛。有的花谢了,有的花正开。山坡上,小树林子里,紫花地丁和二月兰长了一茬又一茬,平铺成片。玉兰、海棠和各类果树发出新叶,衬着尚未完全凋落的花儿,展现“绿肥红瘦”的惋惜美。
谷雨三候,随着喜阳恶阴的浮萍开始生长,再过五天,布谷鸟活跃于林间,即使春将归去,戴胜还在茂盛的桑树上捕虫,产卵。春夏之交,自然界是阻挡不住的盎然生机。食省甘增咸,以养肾气任何时节,“吃”永远排在首位。作为两个季节的交接阶段,谷雨的饮食养生既不同于春三月,也异于夏三月。古人列出春夏秋冬各三月的饮食指导后,又补充到“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这个季节的季月十八日,正是谷雨的前两天到立夏的前一天。五行之中,水生木,肝木的生发依赖肾水的充盈,正如自然界草木经过万紫千红百花怒放之后,消耗了根部大部分营养,而人体到了暮春时节,在肝阳升发中,也容易肾阴滋养跟不上来,出现瞌睡打盹儿,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春困”。
随着即将步入夏季,心火容易上浮,更需肾水的滋养,方能水火既济。再过些时日,桑葚、覆盆子都成熟了,它们既是时令小果,又是很好的养肾零食。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适当煲点黄精黑豆墨鱼汤。准备新鲜墨鱼一个剖洗干净,如果没有新鲜的,也可以是巴掌大的墨鱼干,黄精20克,黑豆10克,生姜2片一起炖汤。墨鱼味咸入肾,养血滋阴,配合一同补肾的黄精、黑豆,就是一道浓浓的固肾养阴汤。茗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肾阴养足,心火则不容易浮越,但是随着气温上升,阳气渐出于表,人还是免不了出现一些嗓子干、脾气急的情况,这时怎么办呢?饭后一杯绿茶足矣。谷雨,又是采茶的好时节。百花争艳之后,茶树冒出嫩芽,有的一芽一嫩叶,雅称“旗枪”;有的一芽两嫩叶,是为“雀舌”。经过特殊的炒制工艺,又将走向不同的命运。
直接炒制,未经发酵的,就是绿茶。绿茶将茶叶升清降浊、泻火解毒的特点保留的最全。如果饮食过杂,出现上火,饭后一杯绿茶就很舒服。如果脾胃不耐寒凉,又有上火的症状,那就可以喝点老白茶,这是微发酵的。而全发酵的红茶,性质已由寒转温,作用在于健运中焦,促进运化。由于各地气候差异,有些地方早在清明,茶树就已经冒出新芽,于是有了明前茶。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要到谷雨,待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新生茶叶才鼓足了劲往外冒。行蚊蚁已骚动,郊游慎防蛇谷雨,南方已经做好秧田,播下谷种了;北方的小麦开始拔节孕穗。气温的持续暖和,各类小虫子也以为夏天就到了。夜间睡觉,多了烦人的嗡嗡声,蚊子也活跃起来了。更恐怖的是路边“嗖”的一声蹿过的蛇,在你不经意间就溜进车底,时不时钻到引擎盖给个惊喜。
这也提醒我们,爬山或者郊外游玩,一定要时刻注意脚下。如果实在不幸被咬伤,千万不要学武侠小说中的作死方法,记住蛇的基本特征,减少运动,在120到来前,及时用清水冲洗伤口,如果有条件的话,取下衣袜在伤肢的近心端结扎,以动脉血能通过,静脉血不能回流为度,防止毒液扩散,这时再在咬痕处挤出毒血。当然,蛇这种东西想想都恐怖,希望永远不要和它碰面吧。湿帘外雨潺潺气温回升的同时,南方也出现了持续大雨,体内湿重的朋友就会很难受,这时着重点就不是养肾阴,也不是清浮火了,而在于祛湿化湿。比如这些天总感觉嘴里黏黏的,就可以在平时的茶饮中,加些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之品。如果身上困重,全身都黏乎乎的,还可以直接用佩兰泡水洗澡,让遏于皮肤的湿热邪气及时散去。
如果脚痒起疹子,也是湿浊太甚,可以用些地肤子、苦参、野菊花等煮水泡脚。如果膝盖、腰部酸痛,又是风湿痹阻了,可以选取腰阳关、阴陵泉等穴位适当灸一灸。谷雨时节的南方,总是和湿脱不了关系,所以饮食上,薏苡仁、红豆煮粥仍然很受欢迎。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每天早上在家打一套八段锦,动则升阳,同时让全身筋骨舒展开来,湿气也就少了藏身之地。编辑:行知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