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因为自居于“天朝上邦”,所以中原王朝对于异族往往是持有一种鄙视态度,将其称为“蛮夷”,只要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这些异族就会免不了来入贡称臣,但是等到中原王朝衰落的话,这些异族往往就会饲机而动,等到机会就会趁虚而入。
历史上这种异族入侵有过多次,如西晋在爆发“八王之乱”后,中原动荡,于是异族纷纷趁机南下,就有了随后的五胡乱华;南宋时期与西夏、金鼎足而立,于是蒙古大军横扫天下;明末的时候,农民起义军层出不穷,于是满清趁机入关,可以说只要中原一旦发生内乱,就难免会被趁虚而入。
等到天下三分的局势已经确立完成的时候,曹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他们据守着北方。而更北的地方主要是两大民族,一为鲜卑,一为乌丸,这两个民族以游牧为生,自幼长在马背之上,族人便是天生的战士,虽然因为人口总量的原因,看上去无法对中原构成大的威胁,但其战斗力也不可小视
曹魏抵住了来自北方异族的压力,东吴与蜀汉也没有闲着,东吴干掉了百越,而蜀汉则抗击羌戎,后来我们看诸葛亮“七擒孟获”,这其实也是对于异族的一种征服。
三国时期,虽然中原政权分裂,但是三个政权对于有染指中原之心的异族都是坚决抵抗,各自镇守住了自己的疆土,所以也就保住了中原,而历史上那一些所有异族为祸的时期,往往是有人想要求和如秦桧,还有人直接带路如吴三桂,于是才会有“板荡中原”的事情发生。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