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小学、初中阶段作为家长你是否把孩子所学知识全部学一遍。
你是否天天守着孩子,事无巨细地辅导,监督孩子学习。
结果使了九牛二虎之力,孩子成绩就是上不去。
不仅是学习,日常行为也不尽如意,做事拖延,拖沓,不好的习惯就是改不掉。
恨铁不成钢的你是否将“到底要怎么说你才能听懂?“你怎么那么不听妈妈的话啊?”“到底说几次你才能明白?”变成了口头禅。
为了扭转局面,接着就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牺牲了孩子休闲时间,无休止地辗转各类补习班。
把所有精力用在学习文化课中,结果越补课孩子学习效率越低,成绩越差。
导致的结果,孩子越来越不自信,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孩子自我伤害的极端行为。
入选世宗图书奖,韩国中央日报推荐图书《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的韩国作者姜炫植在书里提出,以上行为就是学习的学习的悖论。
作者提出了心理学家所说的“元认知”概念,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关于知识的知识”。
指出元认知是学习的钥匙。
能运用元认知的学生就能打开学习的大门。
相反,如果不懂得运用元认知,就算再努力,学习之门也不会为他打开。
启动元认知的学生,会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1、 首先他们会对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好奇心。
2、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掌握新知识,并总结已经掌握得及没有理解的部分。
3、然后有的放矢进行消化、理解,并及时请教老师,直到完全掌握为止,节约时间、精力,事半功倍。
如何开发元认知
1、开发元认知首先明确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提高学习动力。
注重学习本身带来的快乐,而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
给学校赋予原因和目的把握知识的脉搏,学生学习新知识先解释清楚为什么需要掌握知识,这些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经历,引导孩子学习,增加学习的兴趣。
2、开发元认知要停止单向学习
在课堂学习效果不好,成绩差。让孩子上补习班,消耗时间、精力、体力,结果是越补成绩越差。
问题就出在单向学习上了。
老师单方面可劲地,负责地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好像理解掌握知识了,其实是一知半懂。
如果停止单向学习,老师讲最核心的知识,然后通过老师学生互相提问加深知识点理解、参考书籍先自主学习,或者组织学生讲学习课题在课堂热烈讨论,提高学习积极性。
3、开发元认知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把理解的内容讲出来,这样就能明确区分自己到底理解了多少。
避免了单向听课,产生自己明白了的错觉,而向他人讲解过程却能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表达的另一个好处是增强了记忆。
家长和孩子都有必要培养元认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家长也不必为孩子成绩提高不上去焦虑,慌乱。
也不会强人所难地送孩子去非己所愿的补习班。
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母亲平和的情绪是最好的教育。
成为孩子的朋友,用爱给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孩子带着被信任的自信,坚定,有力量的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