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秒思考》这本书,在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吸引我了,那是在2014年深圳宝安机场里的一个书店。简洁的封面,精炼的内容,实用的指导,非常断舍离,买了后在两个小时的飞行中完成了阅读,整本书其实就讲了一件事,那就是用A4纸做笔记。
看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今天重拾记忆,我按照程序实践了一下。拿了一张A4纸,横放,
写关键问题:你为什么不能“读以致用”?
写日期:20171015;
写内容:
001浅层次阅读,没有摘抄要点;
002 没有就关键信息进行深入探究;
003 有方法但是没有付诸行动;
004 看很多书却没有自己的思考。
写完后,觉得自己的思路被打开了,很多时候我们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或是做了却不能坚持,所以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没有进步。
其实,把一个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就像赤羽雄二提出的零秒思考,经年累月地练下去,大脑一定会变得更加睿智。
于是,我又拿了一张A4纸,写下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张A4纸能变成思考利器?
答案是:
001锻炼了结构思考力,一问几答使思路清晰;
002培养了微习惯,变大难为小难;
003 积累了灵感,丰富了点子库;
004 营造了空间,自己跟自己对话。
我们经常看很多书,收获却少得可怜,主要是因为没有建立结构思考的架构,也没有针对一个方法坚持进行训练。我要吸取教训,再次细读《零秒思考》,真正做到读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