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意识到过我家祖上有过比较显赫的人物,住过20余年的破旧的老房子会有什么故事。但是,一次高中老同学叙旧的饭局改变了我的意识。我们的校花说:“你家是大户人家哦,和我们不一样哦。”确定人家不是挪揄,不是玩笑后,我醍醐灌顶。原来,在同学的心目中,我家居然是大户人家。整个高中阶段,1963年到1966年,政治气氛渗透到生活一切角落,大户人家这个名词在那个特定时代不是什么好事情,原来,亲爱的同学们早就把我归纳到政治标签不好的那一类了,究其原因,就是我家的那大而破旧的老房子!
回家后,我真的就去研究我们老家的大房子去了。首先,我画出了平面图。一较真,还真的有所发现。这房子,按照比较正规的表述,应该是“二进四天井大宅”,一共有四间正房,四间偏房,二间正厅,每进二间一室一厅的厢房,二个四面下水的大天井,二个三面下水的小天井。大门外有花圃和迎客亭。
我小时候就发现老房子东面有面墙已经倒下了三分之一,以此判断,它的建造年份,至少在百年以上,应该在晚清之前。
鄱阳在晚清之前,称为饶州,是饶州府治所在地。在古代以水路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鄱阳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节点,所以,一直属于富蔗之地。不过,要论房子,鄱阳少有大贾,也少有大官,所以也少有豪宅。但是,按中国传统观念,叶落归根,凡在外面做了大官,发了大财,晚年是一定要回乡安居的,所以,鄱阳农村各个地方,倒是有不少叶落归根的大豪宅,三进四进大宅都有。所以,我家老宅二进四天井,和高官大贾相比不算什么,但在鄱阳县城,也可以算是一座豪宅了。
还有一个要研究的,是祖宅的位置。明清之际,很讲究风水,原则是左青龙右白虎,后有祖山依靠,前有曲水长流。城市里没有山,则祖山以更大的建筑或者更位高权重的机构为变通。而我家祖宅,位于府门口之南,得饶州府衙门之靠;位于中士湖之北,得上中下三湖之绕;且左边有大龙桥,右边有小龙桥,可以说是鄱阳城里上上位置。
这样一研究,我家祖上还真是很厉害的样子。后面,要考察我家的族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