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学校又布置《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的读书任务 。确实,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完全可以作为教师们的案头书 、枕边书。今天读了第72条-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
日益深化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是少年期的特点 。少年的思维上升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情感生活与智力的联系更为深刻 ,对情感的有意识性有了发展 。
在认识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属性时 ,少年开始注意那些隐蔽的 、不易觉察的属性 并进行思维的分析 。这既表现在少年的兴趣上 ,也表现在志向上 ,以及积极的活动中 。
如果说7~10岁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事物、现象、事件的突出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形成自己对感知对象的意见,那么少年常常是从所观察的事物或现象中寻找其相反的特征 。这种像分辨事物、现象和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的愿望,包含着少年的精神面貌的优缺点,而这些优缺点在日后的发展方向,则取决于环境、教育和年长者的个人榜样 。(所以,少年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细心和耐心呵护和正确引领 。)
少年对事、对人持一种批判态度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叛逆期。)使他们批判态度得到正确发展的重要条件,就是不仅要满足而且要千方百计鼓励他的好奇心。在教育工作实践中,应该努力使他们在带有研究性质的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去尽可能认识更多的东西,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信念 。教师要注意,学生对人或事表示的不信任,只是力求去检验某一真理的正确性 。 我们应尽可能使学生的批判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力求把创造性的意图变为实际活动 。
与日益发展的分析事物和现象、钻研事物的细节和局部的能力 同时,少年思维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从整体上把握感知 对象的意图,并且力求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正面特点或反面特点 提出关于感知对象的看法 ,这是少年思维的概括性逐渐强化的 合乎规律的结果 。
少年对智力活动的日益增长的兴趣,不仅表现为他们渴求知识,力求找到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的准确答案,而且表现为他们对现实、对思想和信念的力量有了深刻的认识 。
少年思维活动的成长也表现在文艺作品内容,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不断增长 。
少年智力生活的发展 甚至反映在集体内的相互关系上 。少年期想跟年长的同学进行智力交往的愿望 变得特别强烈 。(我经常会想,可以让优秀的毕业生回来和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交流或做简短报告 。)
少年的思维积极性和情感积极性成长的一个标志,就是他们开始记日记,学生把自己的思想、 观点、信念记下来,为了探求思想的正确性和真理性 。
许多少年开始评价自己的智力 。
综上所述,智力积极性是少年精神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