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从北京赶回县城,她因为丈夫工作的原因可以经常借光往返北京和县城之间,在90年代末的县城里,这让很多同龄人羡慕的事儿。这次郑去北京是为了换一双鞋。每次往返她都会在老姐妹里广播一下,给一些人稍带点小东西。但是这次她急着回去,因为每月十五县城的大集明天就要开了,赶集是郑的人生大事,骨子里必须的娱乐。
在车里的郑月珍摸了摸昨天刚刚做好的大卷,过了一夜,鬓角两边的卷依然很整齐,通过车窗上的侧影和自己的手感,郑月珍对这次师傅做的头很满意。年逾六十的郑女士可以说风韵犹存,圆圆的脸盘,圆圆的眼睛,圆圆的鼻头向上翘起,嘴角微微向上也是一个半圆形状。眼角眉梢经常带着笑意,顾盼神飞之间,颇有旧版一元人民币上女拖拉机手的风度。郑女士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应该算是镇上的美人,能干、家境不错,然而她结婚并不早,相亲也不顺利。原因很简单,郑女士的肤色有点黑,在精米白面至上的年代,肤白是一种高级。虽然人们嘴上仍然“劳动者光荣”,但是心里已经开探索更高级的审美了。这件事在郑女士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当上处长太太以后她更加着意自己的形象,举手投足格外小心,发型穿着也倍加斟酌,所以在同侪的太太团里,她称得上精致,只是差那么点点“高级”。
回到家,郑的女儿来吃晚饭。郑的女儿是郑留在身边的孩子,对郑言听计从。吃饭时候郑指导女儿如何牢牢控制住女婿的动态和工资卡,整个吃饭过程就是生活经验的教学。
第二天赶集,郑早早起来去赶集,司机已经返回北京,郑为了省公交车费步行到集市。玉米摊儿看见了女儿最爱的粘玉米,10块6个,郑看见老农装了七个,赶快结账10块,健步如飞,开张大吉。去买葡萄的时候,碰见了丈夫单位同事的老婆,郑立刻放慢脚步,闲谈家常,并非要送一个粘玉米给她。心想反正老农多给了一个,就送个便宜人情。完成社交,郑恢复飞奔去找她熟悉的摊主,两斤葡萄,赠送一个大苹果达成协议。杂七杂八拎了两手袋子,郑满头大汗走回小区。
一进房门,郑打开袋子发现玉米其实老农并没有多给,因为袋子里只剩下了5个,郑瞬间感觉那股子劲儿泄了,骂骂咧咧走进厨房开始清洗收拾。不久女儿下班回来吃晚饭。聊起同事爸爸因为在集市上顺了别人俩地瓜跟菜农吵了一架,心脏病住院。郑非常不以为然,告诉女儿要离这样素质的人远点,对她人生没任何帮助,要多和初级干部的家属多交往,多多体验“上流”社会人的做派。女儿听得很认真。。。。